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鸣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鸣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鸣鹤之应《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王弼注:“立诚笃至,虽在闇昧,物亦应焉。”孔颖达疏:“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后以“鸣鹤之应”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王弼注:“立诚笃至,虽在闇昧,物亦应焉。”孔颖达疏:“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
2、鸣野食苹比喻诚心待人,同甘共苦。《诗经 小雅 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3、风不鸣条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西汉 桓宽《盐铁论 水旱》:“周公载纪而天下太平,国无夭伤,岁无荒年。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
4、鼋鸣鳖应比喻互相感应,一倡一和。《后汉书·张衡传》:“高祖踞洗,以对郦生,当此之会,乃鼋鸣而鳖应也,故能同心戮力。”
5、击鼓鸣金古时两军作战时用鼓和金发号施令,击鼓则进,鸣金则退。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羊放马。”
6、鼍鸣鳖应鼍:扬子鳄。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旧唐书·李密传》:“豹变鹊起,今也其时,鼍鸣鳖应,见机而作。”
7、耳鸣目眩眩:眩晕。两耳作响,两眼眩晕。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8回:“忽觉耳鸣目眩,支持不住。”
8、难鸣孤掌比喻力量单薄,难以成事。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时事·刘庸夫》:“在朝非守正不阿之臣,思兴利除害,奈随声附和者,讥不识时,则一薛居洲难鸣孤掌。”
9、鸣钟列鼎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钟,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眼前列着鼎器,后因用“鸣钟列鼎”或“鸣钟食鼎”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10、龙跃凤鸣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11、肥遯鸣高退隐避世,自鸣清高。
12、不平而鸣平:公平;鸣:发出声音。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明·瞿佑《剪灯新话·令狐生冥梦录》:“偶以不平而鸣,遽获多言之咎。”
13、钟鸣鼎食击钟奏乐列鼎而食。形容生活豪华、排场。钟鸣:吃饭时敲钟;鼎食:列鼎而食。唐 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14、鸡鸣起舞指胸怀大志、及时奋发的豪壮气概。宋·韩元吉《薄幸》词:“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
15、鹤鸣之士指有才德声望的隐士。《周易 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16、雷鸣瓦釜釜:锅。锅发出雷一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声势烜赫。《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17、蛙鸣狗吠吠:狗叫。青蛙鸣,狗汪汪叫。比喻浅陋拙劣的诗词及文章。清·钮琇《觚剩·樵隐》:“此真铿金霏玉之音也。我向所厌薄者,大率皆蛙鸣狗吠耳。”
18、鸡鸣狗盗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指具有这类技能的人。常形容偷偷摸摸等不正当的行为。东汉 班固《汉书 游侠传》:“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
19、山鸣谷应形容回音响亮;也比喻此鸣彼应;互相配合。宋 苏轼《后赤壁赋》:“戛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余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20、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21、鸣玉曳履佩玉饰曳丝履。谓获高官厚禄。《新唐书·马周传》:“今超授高爵,与外廷朝会,驺竖倡子,鸣玉曳履,臣窃耻之。”
22、驴鸣狗吠见“驴鸣犬吠”。唐·张鷟《朝野佥载》第六卷:“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解把笔,自余驴鸣犬吠,聒耳而已。”
23、瓦釜雷鸣高妙的乐器被废弃了;瓦盆却敲得雷一般响。坏人猖狂一时;好人却默默无闻。后比喻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釜:锅。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24、电闪雷鸣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五章:“是英明的主意,这主意通过电话就电闪雷鸣一样传遍工地。”
25、钟鸣漏尽漏:滴漏,古代计时器。晨钟已经敲呼,漏壶的水也将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田豫传》:“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26、鳌鸣鳖应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27、鸣珂锵玉玉珂鸣响,佩玉铿锵。比喻显贵。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先兆》:“寻尚主,拜驸马都尉,鸣珂锵玉,出入禁挞,良田甲第,珍宝奇玩,豪华富贵,冠于一时。”
28、鸣于乔木《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后以“鸣于乔木”比喻仕进达于高位。《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29、鸡鸣馌耕比喻妇女勤俭治家。语本《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又《豳风·七月》:“馌彼南亩,田畯至喜。”《诗经·豳风·七月》:“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30、长鸣都尉鸡的别名。
31、龙鸣狮吼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王子乔墓在京茂陵,国乱时,有人盗发之,都无所见,唯有一剑,悬在空中,欲取之,剑便作龙鸣虎吼。”
32、鸡鸣而起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33、牝咮鸣辰同“牝鸡司晨”。《新唐书·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传赞》:“反天之刚,挠阳之明,卒使牝咮鸣辰,胙移后家,可不哀哉!”
34、鸣金收兵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卢先锋兵到,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鸣金收兵。”
35、鸣金收军古时作战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回营。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恐张飞有失,急鸣金收军。”
36、篝火狐鸣夜里把火放在笼里,使隐隐约约象磷火,同时又学狐叫。这是陈涉、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37、嘤鸣求友嘤:鸟鸣声。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回声。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茅盾《<新绿丛辑>旨趣》:“本为人人所同,而脱稿后求能与世相见,嘤鸣求友之心,亦人人所共有。”
38、钟鸣鼎重谓官高位重。明·唐顺之《章孺人传》:“徒苟且富贵,即钟鸣鼎重,亦何足道。”
39、狐鸣鱼书《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后因以“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40、驴鸣犬吠如同驴叫狗咬一般。形容文字言语拙劣。唐 张鷟《朝野佥载》第六卷:“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解把笔,自余驴鸣狗吠,聒耳而已。”
41、鸣玉曳组佩玉饰曳印组。谓任高官。《新唐书·李纲传》:“今新造天下,开太平之基,功臣赏未及遍,高才犹伏草茅,而先令舞胡鸣玉曳组,位五品,趋丹地,殆非创业垂统,贻子孙之道也。”
42、鸣锣喝道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落后便是那河台鸣锣喝道前呼后拥的过去。”
43、金鼓齐鸣金鼓:古时军队演习、作战时用以助军威、壮声势的金钟和战鼓。金钟战鼓一齐鸣响。形容战斗激烈;士气高昂。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金鼓以声气也。”
44、凤鸣麟出凤凰鸣唱,麒麟出现。比喻贤人出现。
45、鸣鼓而攻大张旗鼓地加以讨伐。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46、鹤鸣九皋九皋:深泽。鹤鸣于湖泽的深处,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比喻贤士身隐名著。《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47、钟响磬鸣钟、磬:古代乐器。比喻事物内部之间存在的联系。
48、朝阳鸣凤比喻品德出众、正直敢谏之人。语出《诗 大雅 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49、潮鸣电挚极言气势大、速度快。鲁迅《集外集 斯巴达之魂》:“惟见如火如荼之敌军先锋队,挟三倍之势,潮鸣电掣以阵于斯巴达军后。”
50、鼎食鸣锺见“鼎食鸣钟”。
51、一牛鸣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近。同“一牛吼地”。唐 王维《与苏卢二员外游方丈寺》诗:“回看双凤阙,相去一牛鸣。”
52、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53、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得意。形容自我欣赏。鸣:表达;表示。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挥策四顾;如辛幼安之歌千古江山;自鸣得意。”
54、鸾凤和鸣比喻夫妻相亲相爱。旧时常用于祝人新婚。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二十二年》:“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
55、狐鸣鱼出鸣:叫。指动员众人起事。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曰:‘大楚兴,陈胜王。’”
56、蛙鸣蚓叫蚓:蚯蚓。青蛙鸣,蚯蚓叫。比喻浅陋的识见或议论。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书坊刻诗话后》:“小慧私智,不知大体,自安于蛙鸣蚓叫,君子亦无校也。”
57、蛙鸣蝉噪蛙声和蝉声,使人听了厌烦。比喻拙劣的议论或文章。明 顾大典《青衫记 裴兴私叹》:“蛙鸣蝉噪,魂绕神劳。”
58、黄钟毁弃,瓦缶雷鸣黄钟:大钟;瓦缶:瓦锅。黄钟被砸烂抛置一边,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人却身居高位。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鼠辈鸱张其若是哉!黄钟毁弃,瓦缶雷鸣。蠢兹幺幺,毒害乃尔。”
59、鼎食钟鸣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史记 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唐 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60、孤掌难鸣孤:单独;鸣:叫。比喻发出声音。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一个人力量薄弱;难以成事。韩非《韩非子 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