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三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例子:武夫当道势汹汹,一国三公谁适从。(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十四回)
基础信息
拼音yī guó sān gōng
注音一 ㄍㄨㄛˊ ㄙㄢ ㄍㄨㄥ
繁体一國三公
感情一国三公是贬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政出多门
英语state with three rulers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揎拳拢袖(意思解释)
- 鼠盗狗窃(意思解释)
- 沉滓泛起(意思解释)
- 弃如弁髦(意思解释)
- 山峙渊渟(意思解释)
- 楞头呆脑(意思解释)
- 遗簪弃舄(意思解释)
- 漏尽更阑(意思解释)
- 手不辍卷(意思解释)
- 霞蔚云蒸(意思解释)
- 栎阳雨金(意思解释)
- 神工天巧(意思解释)
- 隐天蔽日(意思解释)
- 先悉必具(意思解释)
- 挟主行令(意思解释)
- 坐不重席(意思解释)
- 临水登山(意思解释)
- 一子失着,满盘皆输(意思解释)
- 渊鱼丛爵(意思解释)
- 芝艾俱焚(意思解释)
- 元恶大奸(意思解释)
- 余腥残秽(意思解释)
- 打拱作揖(意思解释)
- 不知薡蕫(意思解释)
- 涂歌邑诵(意思解释)
- 你倡我随(意思解释)
- 功盖天下(意思解释)
- 皲手茧足(意思解释)
※ 一国三公的意思解释、一国三公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白齿青眉 | 指青少年时期。 |
苞笼万象 | 苞:通“包”,包含;笼:收罗;象:形状,样子。包含容纳一切。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包。 |
瞠乎其后 | 瞠:瞪眼。在后面直瞪眼;赶不上。形容远远地落在别人后面。 |
装神做鬼 | 装扮鬼神。比喻故弄玄虚蒙骗人。 |
气度不凡 | 气:气质。气质和风度不同一般。 |
恶湿居下 | 厌恶潮湿却住在低洼的的地方。比喻行动跟愿望相违背。 |
无所不可 | 没有什么不可的。 |
危亡关头 | 突如其来的、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祸生肘腋 | 肘腋:胳肢窝。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
雾涌云蒸 | 见“雾涌云蒸”。 |
表里为奸 | 表里:内外;奸:虚伪狡诈。比喻用勾结、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做坏事。 |
一字一句 | ①每字每句。②形容说话清楚从容。 |
冰销雾散 |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
一棒一条痕 | 比喻做事扎实。 |
扼臂啮指 | 扼:用力掐;啮:咬。掐胳膊,咬手指。形容母子心灵相互感应。 |
发奋图强 | 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
通都大埠 | 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同“通都大邑”。 |
一念通天 | 十分专注的一个心念可以和上天沟通。指心念专一 |
乌鹊通巢 | 乌:乌鸦;鹊:喜鹊;通:通“同”,共同。乌鸦与喜鹊同巢。比喻异类和睦相处。 |
缓兵之计 | 缓:延缓。指作战时延缓对方进兵的计策。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 |
人离乡贱 | 谓离开故乡,无亲无故,失去依靠,遭人轻视。 |
飞鸿冥冥 | 鸿:鸿雁;冥冥:高远。大雁飞向远空。比喻隐者远走高飞,全身避害。 |
无功而返 | 指没有任何成效而回来。 |
历历落落 | 清清楚楚。指零乱不堪、参差不齐的样子。 |
劝百讽一 | 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
摆尾摇头 | 摆动头尾,形容喜悦或悠然自得的样子。 |
解铃须用系铃人 | 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同“解铃还须系铃人”。 |
窃窃私议 | 窃窃:偷偷;私:私下;议:议论。背地里小声议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