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公克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严以律己,一心为公。
出处:《东观汉记·周泽传》:“[泽]为渑池令,奉公克己。”
基础信息
拼音fèng gōng kè jǐ
注音ㄈㄥˋ ㄍㄨㄥ ㄎㄜˋ ㄐ一ˇ
繁体奉公剋己
感情奉公克己是褒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一心为公。
近义词克己奉公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笑处藏刀(意思解释)
-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意思解释)
- 一反既往(意思解释)
- 横拖竖拉(意思解释)
- 勃然大怒(意思解释)
- 胡拉乱扯(意思解释)
- 碎骨粉尸(意思解释)
- 翠竹黄花(意思解释)
- 步步高升(意思解释)
- 面有菜色(意思解释)
- 叶落归根(意思解释)
- 鞭擗进里(意思解释)
- 经纶满腹(意思解释)
- 画龙点睛(意思解释)
- 稍纵即逝(意思解释)
- 儿女英雄(意思解释)
- 衣香鬓影(意思解释)
- 自给自足(意思解释)
- 远走高飞(意思解释)
- 去害兴利(意思解释)
- 钟馗捉鬼(意思解释)
- 善为说辞(意思解释)
- 威武不能屈(意思解释)
- 牛黄狗宝(意思解释)
- 不可收拾(意思解释)
- 反听收视(意思解释)
- 亭台楼阁(意思解释)
- 以柔制刚(意思解释)
※ 奉公克己的意思解释、奉公克己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四不像 | 麋鹿。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 |
| 丛雀渊鱼 | 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语本《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
| 五里雾 | 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
| 一手包办 | 操纵一切;独自办理;不须别人插手。 |
| 山林隐逸 | 隐居山林的士人。即隐士。 |
| 鹤归华表 | 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后常用“鹤归华表”感叹人世的变迁。 |
| 二八女郎 | 二八:指十六岁。十五六岁的美女。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
| 良禽择木 | 比喻贤者择主而事。 |
| 江汉朝宗 | 指江河奔流入海。也比喻魇、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
| 万口一谈 | 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比喻意见一致。 |
| 同门异户 | 名义一样,实质不同。 |
| 一斑窥豹 |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
| 打破常规 | 常规:沿袭下来的规矩。打破了一般的规矩或一向实行的规章制度。 |
| 刻苦钻研 | 刻苦:下苦功。下苦功,深入研究。 |
| 大雪纷飞 | 纷:多而杂乱。雪片大量飘落的样子。形容雪下得大。 |
| 势欲熏心 | 势:权势;欲:欲望;熏:侵袭。贪财权势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
| 操纵适宜 | 操纵:控制。形容对某事的掌握处理适度。 |
| 谋无遗策 | 谓谋划时没有遗漏的计策。形容谋划周密。 |
| 目不忍视 | 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
| 朴斫之材 | 加工治理而尚未成器之材。 |
| 宁死不辱 | 宁愿被处死也不肯受辱。 |
| 自学成才 | 靠自学而成为有用的人才。 |
| 轻财仗义 | 犹轻财重义。 |
| 比肩接迹 | 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
| 坦然自若 | 态度安详,一如常态。 |
| 如出一口 | 象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 |
| 览闻辩见 | 指见识多,能说会道。 |
| 在官言官,在府言府 | 官:古代保存档案文件的机构;府:古代保存财货的机构。指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就说什么样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