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灭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出以公心而去掉个人的私情或恩怨。
出处:《书·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蔡沈集传:“以天下之公理,灭一己之私情。”
例子:太史必当谨书灾异。愿陛下翕受敷施,以壮人才之精神;虚心容纳,以植人言之骨干。念邦本而以公灭私,严边备而思患豫防。元·脱脱《宋史·马廷鸾传》
基础信息
拼音yǐ gōng miè sī
注音一ˇ ㄍㄨㄥ ㄇ一ㄝˋ ㄙ
繁体以公滅私
感情以公灭私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发上冲冠(意思解释)
- 杀鸡扯脖(意思解释)
- 能人巧匠(意思解释)
- 不蔽风雨(意思解释)
- 休牛归马(意思解释)
- 疏亲慢友(意思解释)
- 怕风怯雨(意思解释)
- 下落不明(意思解释)
- 狂风骤雨(意思解释)
- 富贵荣华(意思解释)
- 残民害物(意思解释)
- 龙举云兴(意思解释)
- 一小撮(意思解释)
- 柔而不犯(意思解释)
- 牛蹄中鱼(意思解释)
- 列鼎而食(意思解释)
- 飞熊入梦(意思解释)
- 援古证今(意思解释)
- 弃之度外(意思解释)
- 权倾天下(意思解释)
- 遗臭万世(意思解释)
- 批郤导窾(意思解释)
- 云从龙,风从虎(意思解释)
- 地头蛇(意思解释)
- 成何体统(意思解释)
- 灰心槁形(意思解释)
- 不见棺材不掉泪(意思解释)
- 雷声大,雨点小(意思解释)
※ 以公灭私的意思解释、以公灭私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赍志而殁 | 赍:怀抱着,带着;殁:死。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 |
董狐直笔 |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
在天之灵 | 已经升天的灵魂。指已经去世的人的精神。 |
缘薄分浅 | 缘:缘分,机缘。缺少缘分。 |
数黄道黑 | 数落着黄的又说着黑的。形容说话罗索,东拉西扯。 |
三平二满 | 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 |
唯命是从 | 只要有命令就听从;形容完全服从命令。唯:唯独;命:命令。 |
撒手锏 | 小说中搏斗时突然用锏投杀敌人的绝招,比喻在危急时拿出看家本领。 |
国困民穷 | 困:贫困。指国家贫困,人们穷苦。 |
知己知彼 | 既了解自己又熟悉对方(彼:他人;对方)。 |
垂头丧气 | 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失去志气;情绪低落。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形容失意懊丧的样子。 |
灭门刺史 | 指地方官手中的权力,足以使人破家灭门。 |
不同流俗 | 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
秕言谬说 | 秕:坏,不良的;谬:错误。错误的言论。 |
城狐社鼠 | 社:古时指土地神及其庙宇。以城墙为凭借的狐狸;以土地庙为依托的老鼠。比喻仗势作恶的小人。 |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 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有。现也比喻一无所见。 |
阿世盗名 | 阿世:曲从迎合世人的欢心;盗名:窃取名誉。用欺骗的手段骗取世人的欢心来窃取个人名誉。 |
华发苍颜 | 颜:容颜。头发花白,面容苍老。形容老年人的相貌。 |
超以象外 | 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之外。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
玉堂金门 | 玉堂:汉代殿名;金门:汉代宫门名。指翰林院。比喻高官显爵。 |
举一反三 | 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相似的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
马不停蹄 | 停蹄:止步。马跑起来不停歇。形容人的行动急促或连续不断地进行工作。 |
如坐针毡 | 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
上梁不正 | 比喻上面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干坏事。 |
以德服人 | 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统治者。 |
如胶似漆 | 像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 |
独守空房 | 独:独自;守:守候。独自居住在房子里。 |
命若悬丝 | 比喻生命垂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