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清行浊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言辞高洁,行为卑污。
出处:唐·李虚中《命书》卷中:“言轻行浊,执不通变。”
例子:余观世人恒无真志,要不过落在委靡浑浊之中,是故口是心非,言清行浊。明·李贽《焚书·书答·失言三首》
基础信息
拼音yán qīng xíng zhuó
注音一ㄢˊ ㄑ一ㄥ ㄒ一ㄥˊ ㄓㄨㄛˊ
繁体言清行濁
感情言清行浊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鱼溃鸟离(意思解释)
- 剖心析胆(意思解释)
- 畏死贪生(意思解释)
- 顺蔓摸瓜(意思解释)
- 口壅若川(意思解释)
- 浮踪浪迹(意思解释)
- 花花哨哨(意思解释)
- 呆似木鸡(意思解释)
- 风月子弟(意思解释)
- 雁去鱼来(意思解释)
- 无事不登三宝殿(意思解释)
- 举止自若(意思解释)
- 烦天恼地(意思解释)
- 溯流徂源(意思解释)
- 道微德薄(意思解释)
- 皇亲国戚(意思解释)
- 气高志大(意思解释)
- 攀龙托凤(意思解释)
- 搴旗斩将(意思解释)
- 蜀犬吠日(意思解释)
- 天下老鸹一般黑(意思解释)
- 便宜施行(意思解释)
- 无所畏惮(意思解释)
- 秤锤落井(意思解释)
- 流水朝宗(意思解释)
- 本小利微(意思解释)
- 日中将昃(意思解释)
- 调嘴调舌(意思解释)
※ 言清行浊的意思解释、言清行浊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众口交传 | 众人辗转述说。 |
| 地崩山摧 | 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 |
| 触地号天 | 呼天抢地。形容悲痛之极。 |
| 不藏不掖 | 指毫无保留。 |
| 富贵无常 | 常:永久不变。指功名利禄变化莫测。 |
| 窸窸窣窣 | 象声词,形容摩擦等轻微细小的声音。 |
| 目瞪舌彊 |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同“目瞪口呆”。 |
| 瞒天席地 | 瞒:隐瞒实情。指瞒上欺下,一手遮天。 |
| 患难相扶 | 扶:支持,帮助。在忧患灾难中互相扶助。 |
| 置之高阁 | 高阁:储藏器物的高架。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
| 清贫寡欲 | 清贫:贫寒。生活贫寒欲望很少。 |
| 饰垢掩疵 | 粉饰掩盖污点和缺点。 |
| 物稀为贵 | 见“物以稀为贵”。 |
| 没查没利 | 谓言语不实。 |
| 魂消魄丧 | 同“魂飞魄散” |
| 跷蹊作怪 | 跷蹊:奇怪。奇怪多端。 |
| 布帛菽粟 | 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
| 缮甲厉兵 | 缮甲:修理铠甲;厉:磨砺;兵:武器。指作军事准备。 |
| 皦短心长 | 同“发短心长”。 |
| 取舍两难 | 采用或舍弃都能决定。指难以抉择。 |
| 见时知幾 | 时:时势,时世;幾:细微的迹象,先兆。看到时运的推移而预知事情变化的先兆。 |
| 衔恨蒙枉 | 衔:含着;蒙:蒙受。含着怨恨,蒙受冤枉。 |
| 呼天号地 | 亦作“呼天叫地”。哭叫天地。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 |
| 省愆寡过 | 省:减少;愆:失误。减少过错。 |
| 怒目相视 | |
| 发誓赌咒 | 咒:誓言。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
| 名贸实易 | 贸:齐等;易:变易。指名称相似,实质不同。 |
| 分身减口 | 见“分房减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