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竖得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竖:童仆;凶竖:凶恶的小人。凶恶的小人得行其志。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窦武传》:“当是时,凶竖得志,士大夫皆丧其气矣。”
基础信息
拼音xiōng shù dé zhì
注音ㄒㄩㄥ ㄕㄨˋ ㄉㄜˊ ㄓˋ
感情凶竖得志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小人得志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刺骨悬梁(意思解释)
- 七平八稳(意思解释)
- 愚戆窳惰(意思解释)
- 没世无闻(意思解释)
- 迷天大罪(意思解释)
- 横草之功(意思解释)
- 覆前戒后(意思解释)
- 油嘴狗舌(意思解释)
- 金舌蔽口(意思解释)
- 明并日月(意思解释)
- 拨云撩雨(意思解释)
- 言差语错(意思解释)
- 散发抽簪(意思解释)
- 救苦弭灾(意思解释)
- 帮狗吃食(意思解释)
- 死而后止(意思解释)
- 琼楼金阙(意思解释)
- 一钱不名(意思解释)
- 遮掩耳目(意思解释)
- 瞠呼其后(意思解释)
- 恬然自得(意思解释)
- 争先士卒(意思解释)
- 终天之思(意思解释)
- 勾爪居牙(意思解释)
- 观者如垛(意思解释)
- 嘲风咏月(意思解释)
- 痛悔前非(意思解释)
- 授手援溺(意思解释)
※ 凶竖得志的意思解释、凶竖得志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心服首肯 | 谓心里信服,并点头同意。 |
九世同居 | 九世:九代。九代人居住在一起不分家。 |
入乡问俗 | 进入一个地方,先要问清那里的习俗,以求适应当地的情况。 |
人琴俱亡 | 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
哀哀欲绝 | 悲痛得将要气绝;指异常悲痛。 |
四衢八街 | 指大城市街道非常多。 |
对号入座 | 比喻有些人沉不住气,对于未点名的批评自己跳出来认账或把人或物放到应该放的位置上去。 |
邦以民为本 |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
调理阴阳 | 犹言调和阴阳。 |
国富民丰 | 国家富有,民众富裕。 |
正本清源 |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起源上整理。指从根本上整顿清理;彻底解决问题。 |
是非不分 | 分辨不出正确与错误。 |
抽刀断水 | 抽刀:拔出刀来。水:流水。抽出刀来要斩断流水。比喻无济于事,反会加速事态的发展。 |
坚壁清野 | 坚壁:加固营垒;清野:将四野的财物清理收藏起来。加固营垒;清理收藏财物。 |
有百害而无一利 | 百害:泛指许多坏处。有许多坏处,没有一点好处。 |
目不识字 | 指一个字也不认得。 |
笨嘴拙舌 | 拙:不巧。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辞。也作“笨口拙舌”。 |
有尺水行尺船 | 有一尺深的水就能行驶一尺深的水所能承载的船。指量力而行。比喻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 |
枝分叶散 | 比喻后裔支派分布甚广。同“枝布叶分”。 |
椎牛歃血 | 古时聚众盟誓,杀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表示诚意。 |
不因不由 | 犹言无意之中。 |
与人方便 | 与:给。给予他人各种便利。 |
先声后实 | 声:声势;实:实力。比喻先用声势挫折敌方士气,然后交战。 |
肥遁鸣高 | 退隐避世,自以为清高。 |
偃武修文 | 偃:停止;修:致力于。停止武备;提倡文教。 |
抚绥万方 | 抚绥:安定、安抚;万方:万邦,万族。指安定天下。 |
博硕肥腯 | 博硕:形状大;腯:音‘途’,肥壮。指六畜肥壮。 |
迷离徜恍 | 见“迷离惝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