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伏烧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出处: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第四折:“休道你兄弟不伏烧埋,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若不打,这顽皮不改。”
例子:我又不敢当厅抵赖,恰待分说,又道咱家不伏烧埋。(《元曲选 争报恩》二)
基础信息
拼音bù fú shāo mái
注音ㄅㄨˋ ㄈㄨˊ ㄕㄠ ㄇㄞˊ
繁体不伏燒埋
感情不伏烧埋是中性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形容自以为是与自高自大的样子。
近义词自以为是
英语plead not guilty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合而为一(意思解释)
- 化外之民(意思解释)
- 代人说项(意思解释)
- 车水马龙(意思解释)
- 无依无靠(意思解释)
- 举止言谈(意思解释)
- 飘飘欲仙(意思解释)
- 东扯西拽(意思解释)
- 两脚书橱(意思解释)
- 傲睨得志(意思解释)
- 举不胜举(意思解释)
- 逆水行舟(意思解释)
- 乱琼碎玉(意思解释)
- 口耳并重(意思解释)
- 衣裳盟会(意思解释)
- 当家立计(意思解释)
- 屈艳班香(意思解释)
- 伶牙俐齿(意思解释)
- 规规矩矩(意思解释)
- 十里洋场(意思解释)
- 疑人疑鬼(意思解释)
- 富贵不能淫(意思解释)
- 白丁俗客(意思解释)
- 不由分说(意思解释)
- 老老实实(意思解释)
- 乌鸦嘴(意思解释)
- 齐天大圣(意思解释)
- 地广人稀(意思解释)
※ 不伏烧埋的意思解释、不伏烧埋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寂天寞地 | 比喻人没有能力或没有什么作为。 |
怪腔怪调 | 怪:奇异的。形容人的腔调怪异 |
跷足抗手 | 手舞足蹈貌。 |
枕戈披甲 | 见“枕戈坐甲”。 |
逆天背理 | 逆:违背。违背天道常理。 |
见羹见墙 | 相传尧去世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之幻影于墙,食则见尧之幻影于羹。见《后汉书·李固传》。后用以谓对圣贤的思慕。 |
上下翻腾 | 使上升又落下。 |
都俞吁咈 | 皆为古汉语叹词。吁,不同意;咈,反对;都,赞美;俞,同意。本以表示尧、舜、禹等讨论政事时发言的语气,后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 |
遗风余韵 | 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和韵致。 |
横征苛敛 | 指滥收捐税,强行搜刮民财。 |
垂手侍立 | 垂:低下;垂手:表示恭敬;侍:侍侯。形容恭敬地站在旁边随时听从吩咐。 |
明扬侧陋 | 侧陋:之地位低下而才德兼备的贤人。明察荐举出身微贱而德才兼备的人。 |
敲金戛玉 | 见“敲金击石”。 |
捧腹轩渠 | 渠:通“举”;轩渠:形容笑的样子。形容笑得难以控制。 |
亡国之社 | 已亡国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以自儆戒。 |
乘顺水船 | 比喻顺势行事。 |
驰高鹜远 | 犹言好高骛远。 |
兄终弟及 | 及:接替。哥哥死了,弟弟接替。指弟弟接替哥哥的职位和事业。 |
改换头面 | 喻改变身份。 |
气杀钟馗 | 气:气恼。比喻因愤怒而脸色难看。 |
箕裘堂构 | 箕:簸箕;裘:皮袍;堂:立堂基;构:盖屋;堂构:比喻子承父业。比喻能继承父兄的事业。 |
追根究蒂 | 见“追根究底”。 |
百般无赖 | 采用所有卑鄙的方法。 |
五行并下 | 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
钻天打洞 | 比喻利用一切机会投机钻营。 |
甘言巧辞 | 甘:甜,甜言蜜语。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 |
涸鲋得水 | 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同“涸鱼得水”。 |
炙凤烹龙 | 烹:煮。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艺术技巧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