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同能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品行相同,才能相等。
出处:《汉书·食货志上》:“诸侯岁贡少学之异者于天子,学于大学,命曰造士。行同能偶,则别之以射,然后爵命焉。”
基础信息
拼音xíng tóng néng ǒu
注音ㄒ一ㄥˊ ㄊㄨㄥˊ ㄋㄥˊ ㄡˇ
感情行同能偶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三徙成国(意思解释)
 - 叠石为山(意思解释)
 - 蹐地局天(意思解释)
 - 敲锣放砲(意思解释)
 - 犬马之年(意思解释)
 - 只可智取,不可力敌(意思解释)
 - 祸发萧墙(意思解释)
 - 雪里送炭(意思解释)
 - 徙木为信(意思解释)
 - 教亦多术(意思解释)
 - 穷奸极恶(意思解释)
 - 一咏一觞(意思解释)
 - 猛虎出山(意思解释)
 - 盛宴难再(意思解释)
 - 风餐水栖(意思解释)
 - 铁窗风味(意思解释)
 -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意思解释)
 - 头破血出(意思解释)
 - 卓绝千古(意思解释)
 - 虎头燕额(意思解释)
 - 贪权窃柄(意思解释)
 - 结党聚群(意思解释)
 - 四亭八当(意思解释)
 - 饮水栖衡(意思解释)
 - 怡情养性(意思解释)
 - 笔削褒贬(意思解释)
 - 块儿八毛(意思解释)
 - 改玉改步(意思解释)
 
※ 行同能偶的意思解释、行同能偶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家学渊源 | 家学:家传的学问;渊源:水源;这里指根源。家世相传的学问有根源。形容出身于书香门弟;学问扎实;学有根底。 | 
| 密不通风 | 形容包围紧密或防卫严密,连风也透不进去。 | 
| 负债累累 | 形容负债甚多。 | 
| 霜凋夏绿 | 犹言冬去春来。谓时光的流逝。 | 
| 伴食中书 | 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 
| 打破沙锅问到底 | 问:同“璺”谐音;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纹或裂缝。比喻对事情寻根究底。 | 
| 多事之秋 | 秋:年岁;时期。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多指国家或政局等较大范围的政治局势不安定;事端多起的时期。 | 
| 外宽内深 | 谓外貌宽厚而实则城府很深。 | 
| 鞍前马后 | 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 
| 惊神泣鬼 | 形容震动很大,十分感人。 | 
| 目不窥园 | 窥:瞥看。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几年中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 | 
| 身经百战 | 身:亲身;百:极言其多;亲身经历过许多战斗。形容富于实战经验;也形容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 | 
| 吉人天相 | 吉人:有福气的善人;相:保佑;帮助。好人能得到天的保佑。这是一种宿命论者的观点。 | 
| 经国大业 | 经国:治理国家;大业:伟大的事业。极言文章有重要作用。 | 
| 狼狈不堪 | 狼狈:疲惫、窘迫的样子;堪:忍受。指困顿窘迫的样子。 | 
| 未老先衰 | 年纪还不大就衰老了。多指由于精神或体力负担过重而导致过早衰老。 | 
| 一抔黄土 | 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 
| 腹载五车 | 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 
| 伏尸流血 | 伏尸:横尸在地。指人死亡。形容杀人众多。 | 
| 大义凛然 | 临难不苟的节操令人敬畏;不可侵犯。形容为了正义而坚强不屈。大义:正义、正气;凛然:严肃使人敬畏的样子。 | 
| 打情骂俏 | 情:风情;俏:俏皮;风趣。指用轻佻的语言、动作勾引挑逗。多指男女间调情。 | 
| 四面楚歌 |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 
| 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 哑子:哑巴;黄柏:黄檗,味苦。哑子尝到黄柏的苦味,知苦说不出。比喻有苦难言 | 
| 小气鬼 | 一点一滴地积蓄钱的人或指吝啬鬼 | 
| 去危就安 | 离开危险,达到平安。 | 
| 按部就班 | 按:按照;部:类别;班:次序。原意是指按照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而安排好层次;选择、组织好词句。后来表示按照一定的条理、步骤做事。 | 
| 搔首弄姿 | 搔:用手指梳;弄:卖弄。原指修饰仪容。后形容装腔作势卖弄风情。 | 
| 君子协定 | 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后亦用为事先约定的套语。又称作“绅士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