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兵罢战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兵:打仗。停止或结束战争。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只为宋朝南渡以后,绍兴、淳熙年间,息兵罢战,君相自谓太平,纵情逸乐。”
例子:清·陈忱《水浒后传》第12回:“情愿招为驸马,两家息兵罢战。”
基础信息
拼音xī bīng bà zhàn
注音ㄒ一 ㄅ一ㄥ ㄅㄚˋ ㄓㄢˋ
感情息兵罢战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停战。
近义词休兵罢战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连枝同气(意思解释)
 - 魂丧神夺(意思解释)
 - 咬定牙关(意思解释)
 - 入国问禁(意思解释)
 - 切理厌心(意思解释)
 - 槁苏暍醒(意思解释)
 - 纨袴子弟(意思解释)
 - 谈今论古(意思解释)
 - 弭盗安民(意思解释)
 - 哑子得梦(意思解释)
 - 嵬目鸿耳(意思解释)
 - 涨啮城郭(意思解释)
 - 生夺硬抢(意思解释)
 - 神逝魄夺(意思解释)
 - 萍踪浪影(意思解释)
 - 行吟坐咏(意思解释)
 - 向壁虚造(意思解释)
 - 嫁鸡逐鸡,嫁犬逐犬(意思解释)
 - 鬓影衣香(意思解释)
 - 遗风馀泽(意思解释)
 - 不矜细行(意思解释)
 - 颂声载道(意思解释)
 - 春山八字(意思解释)
 - 得寸思尺(意思解释)
 - 破琴示绝(意思解释)
 - 抽祕骋妍(意思解释)
 - 韶颜稚齿(意思解释)
 - 潜神默记(意思解释)
 
※ 息兵罢战的意思解释、息兵罢战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姑息养奸 | 无原则地一味宽容;就会助长坏人坏事。姑息:无原则地宽容;养:助长;奸:坏人坏事。 | 
| 死马当活马医 | 比喻明知事情已经无可求药,仍然抱万一希望,积极挽救。也泛指做最后的尝试。 | 
| 片甲不还 | 见“片甲不回”。 | 
| 装神扮鬼 | 装扮鬼神。比喻故弄玄虚蒙骗人。 | 
| 下笔成章 | 章:文章。形容富有才华;思路敏捷。一动笔就能写成文章。 | 
| 咸五登三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此文,颜师古注:“咸,皆也,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后因以“咸五登三”谓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 
| 甜言软语 | 甜蜜温柔的话。 | 
| 山遥路远 | 形容路途遥远。 | 
| 蝼蚁贪生 | 蝼蚁:蝼蛄和蚂蚁。蝼蛄和蚂蚁那样的小虫也贪恋生命。旧指乞求活命的话,有时也用以劝人不可轻生自杀。 | 
| 笃志不倦 | 笃志:志向专一;倦:厌倦。指学习志趣专一,不知疲倦。 | 
| 滥官污吏 | 贪污腐化的官吏。 | 
| 望秋先零 | 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 
| 寒灰更燃 | 寒灰:冷却了的灰烬;燃:烧。冷灰重新烧了起来。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 
| 爆跳如雷 | 指盛怒的样子。 | 
| 不弃草昧 | 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 
| 自业自得 | 业:造作;得:获得,取得。佛家语,指自作自受。 | 
| 高牙大纛 | 三代军队里的大旗。指军中的旗帜。比喻声势显赫。 | 
| 蚩蚩蠢蠢 | 蚩:痴呆,愚蠢。指愚笨蠢动的样子。 | 
| 无噍类 | 噍类:咬东西的动物,指活人。比喻没有一个人生存。 | 
| 上下同心 | 上下一心。 | 
| 咸与惟新 | 见“咸与维新”。 | 
| 纬武经文 | 指有文有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 
| 相待如宾 | 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 
| 倒持太阿 | 见“倒持泰阿”。 | 
| 摅肝沥胆 | 同“披肝沥胆”。 | 
| 朽棘不雕 | 同“朽木不可雕”。 | 
| 饿虎攒羊 | 攒:赶。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 案剑瞋目 | 案:同“按”,握住;瞋目:瞪眼。手握宝剑,怒目而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