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贤路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贤路:贤人出任的路。指辞去职位,让贤人接替。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8章:“张怀芝皓电请各省联名电劝李‘退避贤路’。”
例子: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四回:“但骨肉不应自相鱼肉,我当退避贤路,少抒内祸。”
基础信息
拼音tuì bì xián lù
注音ㄊㄨㄟˋ ㄅ一ˋ ㄒ一ㄢˊ ㄌㄨˋ
感情退避贤路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反义词当仁不让、尸位素餐
英语retreat from the path of worthies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豪商巨贾(意思解释)
 - 素丝良马(意思解释)
 - 锵金鸣玉(意思解释)
 - 梭天摸地(意思解释)
 - 半低不高(意思解释)
 - 八抬大轿(意思解释)
 - 股肱腹心(意思解释)
 - 祥云瑞气(意思解释)
 - 砥节守公(意思解释)
 - 侃然正色(意思解释)
 - 好吃好喝(意思解释)
 - 薰莸异器(意思解释)
 - 天付良缘(意思解释)
 - 顺时随俗(意思解释)
 - 自贻伊戚(意思解释)
 - 病狂丧心(意思解释)
 - 同休共戚(意思解释)
 - 阴凝冰坚(意思解释)
 - 当务始终(意思解释)
 - 千了万当(意思解释)
 - 飞土逐肉(意思解释)
 - 无复孑遗(意思解释)
 - 潜山隐市(意思解释)
 - 百不一遇(意思解释)
 - 鱼传尺素(意思解释)
 - 弄月抟风(意思解释)
 - 玉楼金殿(意思解释)
 - 立眉竖眼(意思解释)
 
※ 退避贤路的意思解释、退避贤路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不约而同 | 约:约定;同:相同。事先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 
| 黯然销魂 | 黯然:心神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因受刺激而神思茫然;好像灵魂离开了肉体。心情沮丧;面色阴沉;好像失掉了灵魂;形容极度悲愁。 | 
| 适逢其会 | 会:时机。恰巧遇到那个时机。 | 
| 胆小怕事 | 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 
| 先自隗始 | 隗:指战国燕人郭隗;始:开始。以先任用我郭隗为开端。表示自我推荐。 | 
| 无往不克 | 无论到哪里,没有不胜利的。 | 
| 负德辜恩 | 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 
| 五颜六色 | 色彩鲜艳繁多;非常美丽。 | 
| 首善之区 | 最好的地方。指首都。 | 
| 独行其是 | 是:对的。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只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 | 
| 食不糊口 | 糊口:吃粥,比喻生活艰难。连粥都喝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 | 
| 顺水推舟 | 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 
| 绝口不道 | 绝口:始终不开口。闭着嘴不说话。 | 
| 装聋作哑 | 假装耳聋口哑。形容故意不理睬;装做不知或不懂;或故意置身事外。也作“装聋做哑”。 | 
| 耳濡目染 | 濡:音如;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 
| 将心比心 | 将:把。用自己的心地比照别人的心地。比喻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 
| 不管三七二十一 | 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 
| 变化如神 | 神:神奇。形容变化迅速而神奇。 | 
| 打里打外 | 比喻又要管家里的事,又要对付外面的事。 | 
| 千姿百态 |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 
| 迫在眉睫 | 迫:紧迫;睫:眉毛和眼睫毛。已经逼近眉毛和眼睫毛之间。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 | 
| 求知若渴 | 知:知识。探求知识像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形容求知愿望十分迫切。 | 
| 供过于求 | 供给的数量比需要的多。 | 
| 胆大心雄 | 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 
|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 指人的青春短暂。比喻好景不长或友情难以持久。 | 
| 懵里懵懂 | 指人糊里糊涂,神志模糊不清。 | 
| 心有灵犀一点通 | 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双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灵犀:古人说犀牛是一种灵兽;它的角上有条白纹从角尖通向头脑;感应灵敏;所以称灵犀。 | 
| 举案齐眉 | 案:有脚的托盘。汉代的梁鸿、孟光是一对恩爱夫妻;孟光在给梁鸿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与眉毛一样高;以示对梁鸿的尊敬。后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