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路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路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斐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一路货色一路:同一类。货色:货物。比喻同一类丑货。郭澄清《大刀记》第七章:“叫我看,一进了他们这个大染缸,就全变成一路货色了。”
3、路远迢迢形容路途遥远。鲁迅《彷徨 孤独者》:“十三大人从寒石山路远迢迢地上城来,问他可有存款,他一声也不响。”
4、路柳墙花路边的柳,墙旁的花。比喻行为放荡的女子。也指妓女。元 王晔《水仙子 答》曲:“从来道水性难拿,从他赸过,由他演撒,终只是个路柳墙花。”
5、道路侧目侧目:侧目而视。在路上相遇,不敢交谈,以目示意。形容政治黑暗暴虐。《元史·阿鲁诨萨理传》:“所在囹圄皆满,道路侧目,无敢言者。”
6、人生路不熟比喻初到一个地方各方面都很陌生。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4卷:“欺他是个单身穷军,人生路不熟,料没有人晓得他来踪去迹。”
7、逢山开路,遇水迭桥逢:遭逢,遇见;迭:一层加上一层。遇到山则打通道路,遇见水则架起桥梁。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三千鸦兵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迭桥。”
8、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元 杨显之《酷寒亭》楔子:“这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则是误伤人命。”
9、仙凡路隔上天和人世无路相通。比喻亲友被隔绝,无法相会。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揉着眼睛,细想昨夜又不曾梦见,可是‘仙凡路隔’了。”
10、进退路穷犹言进退无路。《晋书·苻坚载记》:“丕进退路穷,乃谋于群僚。”
11、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六路:指上、下、四方;八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三回:“魏真道爷可算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正与雷英动手。”
12、一路顺风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清 俞万春《荡寇志》第122回:“更喜云陈两处亦无动静,一路顺风无些毫打叉之事。”
13、桥是桥,路是路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同“桥归桥,路归路”。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七:“就是萧队长也得说个理。我姓韩的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白的,怕谁来歪我不成,倒要问问老赵哥?”
14、必由之路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 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认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15、赭衣塞路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汉书·刑法志》:“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
16、走头无路绝路。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水浒传》第五六回:“徐宁妻子并两个娅嬛,如热鏊子上蚂蚁,走头无路。不茶不饭,慌做一团。”
17、前进无路,后退无门形容处境非常困难。刘流《烈火金刚》第29回:“要是利用不好,那就是前进无路,后退无门,动不能动,转不能转,成为死地。”
1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9、车到山前必有路比喻到时候总有办法可想。高玉宝《高玉宝》第四章:“高大哥,‘车到山前必有路’,‘老天爷不会饿死睡家鸟’的。”
20、轻车熟路驾轻车;走熟路。比喻对某种工作很熟悉;干起来不费力。唐 韩愈《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21、路见不平,拔剑相助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明·洪楩《杨温拦路虎传》:“今见将军,乃是我恩人,却在此被劫,自当效力相助!路见不平,拔剑相助。”
22、半路修行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参见“半路出家”。
23、走投没路没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你如今走投没路。我和你去李家叔叔讨口饭儿吃咱。”
24、褴褛筚路指穿着破衣,驾着柴车,开发山林,形容开创者的艰辛。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25、方骖并路犹并驾齐驱。《宋书·王景文传论》:“与袁粲群公方骖并路,倾覆之灾,庶几可免。”
26、自寻死路指自己走上毁灭的道路。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7回:“话说杨志当时在黄泥冈上,被取了生辰纲去,如何回转去见得梁中书,欲要就冈子上自寻死路。”
27、陌路相逢与陌生人相遇在一起。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八回:“我与你家小姐陌路相逢,欲言恩,恩深难言;欲言情,又无情可言。”
28、趋舍异路趋舍:同“趣舍”,趋向和舍弃。选择和遵循的道路不同。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仆与李陵趋舍异路,素非相善也。”
29、路不拾遗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汉 贾谊《新书 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
30、条条大路通罗马比喻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办事,都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艾煊《大江风雷》第五部:“小司书不等何为说完,就打断了她的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31、路断人稀路被隔断,行人稀少。形容某种灾害严重,以致路无行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一向恁么去,路绝人稀。”
32、路见不平指见到不平的事。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我不过路见不平,说几句气话罢哩!”
33、高山低头,河水让路比喻人民群众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无穷力量。邓拓《英雄的路》:“人们常说的‘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奇迹,在宝成路上真正实现了。”
34、桥归桥,路归路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借款是另外一回事,通裕垫米又是一回事,桥归桥,路归路。”
35、走头没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火器一齐发作,杀得他走头没路,大败亏输。”
36、大路椎轮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大辂,古代华美的大车。椎轮,无辐条的原始车轮。谓大辂由椎轮逐步演变而成,比喻事物的进化,由简到繁,由粗至精。后人亦称始创者为大辂椎轮。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
37、荜路蓝蒌筚路:柴车。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西汉·司马迁《史记·楚世家》:“荜路蓝蒌,以处草莽。”
38、熟路轻车见“熟路轻辙”。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一任恁地网天罗,怎禁俺熟路轻车。”
39、驿路梅花同“驿使梅花”。唐·牟融《送范启东还京》诗:“官桥杨柳和愁折,驿路梅花带雪看。”
40、广开言路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41、退让贤路退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史记 万石张叔列传》:“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
42、留后路比喻办事时为防失败而预留退路。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18章:“要给自己留后路呀!”
43、天人路隔上天和人世无路相通。比喻亲友被隔绝,无法相会。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直到得干戈平静,仙客入京来访,不匡刘尚书被人诬陷,家小配入掖庭,从此天人路隔,永无相会之日了。”
44、行不由西州路行:走路;西州:城名,在今南京。指怀念故人,悲悼亡友。《晋书·谢安传》:“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
45、逢山开路,遇水叠桥逢:遭逢,遇见。遇到山则打通道路,遇见水则架起桥梁。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0回:“军旅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
4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万:指很多。形容学问渊博,见多识广。曹靖华《采得百花酿蜜后》:“古人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最好有‘读万卷书’的书本知识和‘行万里路’的生活知识。”
47、穷途末路穷途:绝路。末路:路尽头。形容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如今是穷途末路,举目无依。”
48、一路神祇谓同伙的人。意含讥讽。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5回:“因指着应伯爵、谢希大说道:‘这两个天杀的,和他都是一路神祇。’”
49、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50、山不转路转比喻世界渺小,这里不遇那里遇。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4章:“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
51、死路一条无路可走,比喻没有前途。欧阳山《苦斗》:“那是死路一条。咱们见不上面了。”
52、路无拾遗见“路不拾遗”。《孔子家语·相鲁》:“孔子初仕为中都宰,中都鲁邑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如礼年五十异食也强弱异任、任谓力作之事各从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
53、墙花路草见“墙花路柳”。明·徐复祚《红梨记·诗要》:“非执拗,那壁厢是墙花路草,怎比得日边红杏倚云高?”明·高濂《玉簪记·词媾》:“如本是柔枝嫩条,休比做墙花路草。”
54、异路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文子 精诚》:“三皇五帝三王,殊事而同心,异路而同归。”
55、路绝人稀道路阻绝,人烟稀少。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眼见的路绝人稀,不由俺唬的魄散魂飞。”
56、一路风尘形容旅途辛苦。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国舅老爷大喜!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小的听见昨日的头起报马来报,说今日大驾归府,略预备了一杯水酒掸尘,不知赐光谬领否?”
57、一心一路犹一心一意。明·冯梦龙《挂枝儿·多心》:“初相交,指望你一心一路;到如今,眼面上做工夫。”
58、路见不平,拔剑相为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宁卓禅师法嗣》:“育王被人推倒了,也还有路见不平,拔剑相为底么。”
59、鹏路翱翔鹏路:远大前程;翱翔:飞翔。比喻人奋进在远大前程上。唐·杜甫《入衡州》诗:“柴荆寄乐土,鹏路观翱翔。”
60、山回路转形容山势环绕,山路曲折。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