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修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出处:参见“半路出家”。
例子:茅鹿门先生,文章擅海内……晚喜作诗,自称半路修行,语多率易。明·朱国祯《晚幢小品·俚诗有本》
基础信息
拼音bàn lù xiū xíng
注音ㄅㄢˋ ㄌㄨˋ ㄒ一ㄡ ㄒ一ㄥˊ
感情半路修行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形容中途开始干某事。
近义词半路出家
反义词科班出身
英语become a monk or nun late in life
俄语занимáться в зрéлом вóзрасте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沉博绝丽(意思解释)
- 驾鹤西游(意思解释)
- 不冷不热(意思解释)
- 无情无义(意思解释)
- 姜桂之性(意思解释)
- 一心为公(意思解释)
- 戴发含牙(意思解释)
- 肮肮脏脏(意思解释)
- 载鬼一车(意思解释)
- 指南攻北(意思解释)
- 座无空席(意思解释)
- 啮雪吞毡(意思解释)
- 反本溯源(意思解释)
- 达官显宦(意思解释)
- 榆次之辱(意思解释)
- 一言难罄(意思解释)
- 金口玉牙(意思解释)
- 心事重重(意思解释)
- 屑榆为粥(意思解释)
- 尽欢而散(意思解释)
- 纷纷不一(意思解释)
- 逢人且说三分话(意思解释)
- 意马心猿(意思解释)
- 玉液琼浆(意思解释)
- 柳泣花啼(意思解释)
- 睡眼朦胧(意思解释)
- 出词吐气(意思解释)
- 以寡敌众(意思解释)
※ 半路修行的意思解释、半路修行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荣辱与共 | 两者共同分享荣耀和耻辱。指关系十分密切。 |
气焰熏天 | 气焰:气势。形容盛气凌人,十分傲慢。 |
鱼鲁帝虎 | 谓将鱼误写作鲁,帝误写作虎。泛指文字错讹。 |
土鸡瓦狗 | 见“土鸡瓦犬”。 |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 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
颠倒乾坤 | 比喻本领十分高强。 |
待理不理 | 要理不理。形容对人态度冷淡。 |
时移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同“时易世变”。 |
事无二成 | 谓公事和私事不能两全。 |
改是成非 | 是:正确的,对的;非:错误的。把正确的改成错误的。指颠倒是非。 |
眉飞色舞 | 色:脸色;表情。双眉挑动;兴奋愉快的表情跃然脸上。形容非常兴奋得意的样子。 |
吃喝玩乐 | 谓过恣意享乐的生活。 |
灵蛇之珠 | 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
短绠汲深 | 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
东倒西歪 | 歪歪倒倒的。形容站立不稳;或位置不正;倾斜欲倒的样子。也形容杂乱无章。 |
超然自逸 | 超脱世事,安闲快乐。 |
春花秋月 |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
上上下下 | 上面下面,往上往下,上级和下级,泛指单位的整体。 |
求之不得 | 原指十分想往追求可是得不到。现多用来突出渴求想往的感情。 |
异乎寻常 | 异:不同;寻常:平常 。不同于平常。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万:指很多。形容学问渊博,见多识广。 |
夺人之爱 | 夺:抢夺。剥夺别人所喜爱的人或事物。 |
上医医国 | 上医:高明的医生,比喻高贤;医国:指为国家除患祛弊。高贤能治理好国家。 |
不露锋芒 | 锋:兵刃;芒:植物的尖刺。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
经天纬地 | 经、纬:南北纵线为经;东西横线为纬;引申为治理、规划。比喻经营规划治理。形容人的才能极大。 |
虚词诡说 | 虚:虚假;诡:欺诈。虚假不实的话。 |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
归真反璞 | 归:返回;真:天然,自然;璞: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