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昭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天理:天道。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3卷:“你却如何杀了丈夫,劫了十五贯钱,逃走出去?今日天理昭然,有何理说!”
例子: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二回:“小二谋财害命,逃不过天理昭然。”
基础信息
拼音tiān lǐ zhāo rán
注音ㄊ一ㄢ ㄌ一ˇ ㄓㄠ ㄖㄢˊ
繁体天理炤然
感情天理昭然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近义词天理昭彰、天理昭昭
英语God's justice is manifest.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大辂椎轮(意思解释)
 - 己所不欲,勿加诸人(意思解释)
 - 打破砂锅问到底(意思解释)
 - 一虎难敌众犬(意思解释)
 - 奉头鼠窜(意思解释)
 - 钩深图远(意思解释)
 - 国人皆曰可杀(意思解释)
 - 多愁多病(意思解释)
 - 煦煦孑孑(意思解释)
 - 车在马前(意思解释)
 - 浪子回头(意思解释)
 - 胁肩累足(意思解释)
 - 天人路隔(意思解释)
 - 夭桃襛李(意思解释)
 - 怏怏不悦(意思解释)
 - 除害兴利(意思解释)
 - 软钉子(意思解释)
 - 鼓唇咋舌(意思解释)
 - 归之若水(意思解释)
 - 绝薪止火(意思解释)
 - 死不闭目(意思解释)
 - 国脉民命(意思解释)
 - 虎穴龙潭(意思解释)
 - 绿林豪杰(意思解释)
 - 无服之殇(意思解释)
 - 蚁封穴雨(意思解释)
 - 朝奏夕召(意思解释)
 - 灰身粉骨(意思解释)
 
※ 天理昭然的意思解释、天理昭然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石城汤池 | 比喻防守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 | 
| 发瞽振聋 | 发:开启;瞽:盲人;振:振动;聋:耳聋。使盲人也能看见,使聋人也听得见。比喻言论文章使人清醒感奋。 | 
| 怀铅握素 | 铅:石墨笔。常带书写工具,以备写作的需要 | 
| 凤翥鹏翔 | 形容奋发有为。 | 
| 不拘于时 | 不受耻于从师的时俗限制。 | 
| 磨礲淬励 | 切磋琢磨,反复研讨。 | 
| 见势不妙 | 看到形势不好。指情况对自己不利。 | 
| 不可言喻 | 喻:说明,告知。不能用言语来说明。 | 
| 血气之勇 | 指凭一时感情冲动产生的勇气。 | 
| 饫闻厌见 | 饫闻:饱闻;厌见:饱见。指见闻甚多。 | 
| 塞翁之马 | 塞马。 | 
| 酒酣耳熟 | 酒酣:饮酒尽兴而痛快。耳热:指面红过耳,非常兴奋。形容酒兴很浓,喝得痛快。 | 
| 遗声坠绪 | 指行将绝灭的诗歌创作传统。 | 
| 爷羹娘饭 | 见“爷饭娘羹”。 | 
| 如醉初醒 | 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刚从沉迷中醒悟过来。 | 
| 弹斤估两 | 形容掂量轻重。 | 
| 雍容不迫 | 形容态度大方,从容不迫。 | 
| 焚香列鼎 | 焚:烧;列:罗列;鼎:古代炊具。点燃名贵的香,摆满丰盛的菜肴,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 
| 豪门贵胄 | 指权们贵族的子孙。 | 
| 载一抱素 | 谓坚持一种信仰,固守素志。 | 
| 贪荣冒宠 | 贪图荣耀和恩宠。 | 
| 纹风不动 | 形容一点儿也不动,非常稳固。 | 
| 丢盔抛甲 | 见“丢盔卸甲”。 | 
| 逋慢之罪 | 不遵守法令的罪过。宋·王安石《再辞同修起居注第五状》:“臣之区区,辞说已穷,然不敢避逋慢之罪而苟止者,非特欲守前言之信,亦不敢上累朝廷。” | 
| 予智予雄 | 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 
| 先入之见 | 指在对某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前就形成或接受的看法。指成见。 | 
| 忧患馀生 | 指饱经艰难困苦之后留存下来的生命。 | 
| 抽秘骋妍 | 抒发深意,施展美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