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马仰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语出《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杨倞注:“仰首而秣,听其声也。”谓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出处:语出《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杨倞注:“仰首而秣,听其声也。”
例子:清·方履钱《拟嵇叔夜<琴赋>》:“驷马仰秣,游鱼叠浪。”
基础信息
拼音sì mǎ yǎng mò
注音ㄙˋ ㄇㄚˇ 一ㄤˇ ㄇㄛˋ
繁体駟馬仰秣
感情驷马仰秣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病民害国(意思解释)
- 无肠公子(意思解释)
- 曲意承奉(意思解释)
- 相风使帆(意思解释)
- 餐霞饮瀣(意思解释)
- 蹈袭前人(意思解释)
- 吉日良辰(意思解释)
- 以玉抵乌(意思解释)
- 招是惹非(意思解释)
- 凤只鸾孤(意思解释)
- 蜂起云涌(意思解释)
- 官法如炉(意思解释)
- 天开图画(意思解释)
- 饿殍枕藉(意思解释)
- 犬牙相错(意思解释)
- 不赏之功(意思解释)
- 蚍蜉撼大木(意思解释)
- 马咽车阗(意思解释)
- 如振落叶(意思解释)
- 煞有介事(意思解释)
- 挥日阳戈(意思解释)
- 皮相之士(意思解释)
- 善眉善眼(意思解释)
- 嘴大喉咙小(意思解释)
- 染神乱志(意思解释)
- 南来北往(意思解释)
- 有备无患(意思解释)
- 日旰忘食(意思解释)
※ 驷马仰秣的意思解释、驷马仰秣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事以密成 | 事情因为严密谨慎而成功。 |
微不足道 |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微:小;足:值得;道:谈。 |
鹿死谁手 | 鹿:猎取的对象。追鹿不知落入谁手。指政权不知落入谁人之手;后借指不知胜利归属何人。 |
照猫画虎 |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
鸾凤和鸣 | 比喻夫妻相亲相爱。旧时常用于祝人新婚。 |
十面埋伏 | 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
炎黄子孙 | 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 |
切肤之痛 | 切肤:切身。指与自身关系密切。比喻亲自感觉的痛苦。 |
画眉举案 | 画眉:指汉张敞为妻画眉毛的故事;举案:指汉朝孟光为夫送饭的故事。比喻夫妻互敬互爱。 |
仁者能仁 | 旧谓有身份的人所做的事总是有理。 |
伏法受诛 | 伏法: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诛:杀死。犯法被杀。 |
尽付东流 | 比喻完全丧失或前功尽弃。 |
指天画地 | 本指道教画符。 |
前所未闻 | 从来没有听说过。 |
心中有数 | 比喻了解实际情况;心里有底。 |
嫁鸡逐鸡 | 比喻女子出嫁后只能顺从丈夫。 |
替死鬼 | 指代人受难或承担罪责的人。 |
合而为一 | 两个或更多的事物合成一个。 |
化外之民 | 化:开化;民:民众。文明地区以外的民众,即没有开化的民众。旧时统治阶级的偏见,指中国教化达不到、法律管不着的少数民族。 |
代人说项 | 替人说好话。 |
车水马龙 | 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 |
无依无靠 | 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形容孤独或没有支持。 |
举止言谈 | 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
飘飘欲仙 | 飘飘然将要飞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态、动作轻盈飘忽如同神仙;多形容人的感受轻松爽快;沾沾自喜。 |
东扯西拽 | 谓事情互相纠缠。犹言拆东补西。 |
两脚书橱 | 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
傲睨得志 | 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
举不胜举 | 举:列举;不胜:不尽。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