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美匡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歌颂美善,纠正过失。
出处:《孝经 事君》:“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例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太康败德,五子咸怨;顺美匡恶,其来久矣。”
基础信息
拼音shùn měi kuāng è
注音ㄕㄨㄣˋ ㄇㄟˇ ㄎㄨㄤ ㄜˋ
繁体順美匡惡
感情顺美匡恶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潜踪蹑迹(意思解释)
- 雪海冰山(意思解释)
- 文章钜公(意思解释)
- 芒鞋竹杖(意思解释)
- 羸形垢面(意思解释)
- 云起龙襄(意思解释)
- 消息盈冲(意思解释)
- 梦想不到(意思解释)
- 何其毒也(意思解释)
- 冰壸秋月(意思解释)
- 重兴旗鼓(意思解释)
- 造言惑众(意思解释)
- 河东三箧(意思解释)
- 无兄盗嫂(意思解释)
- 缚鸡弄丸(意思解释)
- 一字不苟(意思解释)
- 裙布钗荆(意思解释)
- 燕骏千金(意思解释)
- 绫罗绸缎(意思解释)
- 三环五扣(意思解释)
- 羹藜唅糗(意思解释)
- 众功皆兴(意思解释)
- 应名点卯(意思解释)
- 自取其祸(意思解释)
- 老罴当道(意思解释)
- 妖由人兴(意思解释)
- 车驰马骤(意思解释)
- 励兵秣马(意思解释)
※ 顺美匡恶的意思解释、顺美匡恶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染丝之变 | 《墨子·所染》:“扞墨子呴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后因以“染丝之变”比喻本来相同的人或事物因受环境影响而变得不同。 |
自相惊扰 | 自己人互相惊吓不安。 |
叩石垦壤 | 叩:敲打;垦:开垦。敲石挖土。指破土动工。 |
回春妙手 | 妙手回春。喻人医术高明,能使垂危的人恢复健康。 |
还珠返璧 | 宝物失而复得。 |
错认颜标 | 形容懵懂浅陋。 |
鼠腹蜗肠 | 鼹鼠的肚子,蜗牛的肠子。比喻所求有限或气量狭小。 |
穷途之哭 | 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指处于困境所发的绝望的哀伤。 |
龙威虎震 | 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
织白守黑 | 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
格天彻地 | 格:感通;彻:贯通,深透。感天动地。 |
一线希望 | 还有一点微弱的希望。 |
相见恨晚 | 为见面相识太晚而遗憾。形容与新结交的朋友相处十分投合。 |
柔茹刚吐 | 软的吃下去,硬的吐出来。比喻欺软怕硬。 |
騃女痴儿 | 指迷恋于情爱的男女。 |
妙绝时人 | 指作品的好,不是当时的人所能比。 |
耆儒硕德 | 耆:老;硕:大。盛德高年的儒者。 |
酒不醉人人自醉 | 指人因喝酒而自我陶醉。 |
革邪反正 | 革除错误,回到正道上。 |
博览五车 | 博:广博;五车:五车书。广泛阅读很多书籍。形容学识渊博。 |
千虑一失 | 失:错误。指聪明人的考虑,也会有不周到的地方。 |
何所不至 | ①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②指什么坏事都干。 |
四海之内皆兄弟 | 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四海”指天下,全国。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
类聚群分 | 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而聚合,各种事物因类别不同而区分。 |
邪不压正 | 不正当的、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正派的事物。 |
抚躬自问 | 反躬自问,指自我反省 |
低回不已 | 低回:徘徊留恋;不已:不停止。不停地徘徊,留恋忘返。形容伤感难忘的心情。 |
逐影寻声 | 谓多方寻求罅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