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礼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古代儒家六经即《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乐经》。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
例子:清·朱彝尊《文水县卜子祠堂记》:“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
基础信息
拼音shī shū lǐ yuè
注音ㄕ ㄕㄨ ㄌ一ˇ ㄩㄝˋ
繁体詩書禮樂
感情诗书礼乐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诗书礼易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反求诸己(意思解释)
- 戒骄戒躁(意思解释)
- 火树银花(意思解释)
- 顺口溜(意思解释)
- 死要面子(意思解释)
- 形影相顾(意思解释)
- 锲而不舍(意思解释)
- 如履薄冰(意思解释)
- 日日夜夜(意思解释)
- 黄台之瓜(意思解释)
- 青山绿水(意思解释)
- 杀手锏(意思解释)
- 默不做声(意思解释)
- 扫地出门(意思解释)
- 酒囊饭袋(意思解释)
- 以小见大(意思解释)
- 秋水伊人(意思解释)
- 枝对叶比(意思解释)
- 翻箱倒柜(意思解释)
- 易子而教(意思解释)
- 掉舌鼓唇(意思解释)
- 人面兽心(意思解释)
- 清清楚楚(意思解释)
- 满腹经纶(意思解释)
- 狐死首丘(意思解释)
- 过五关,斩六将(意思解释)
- 筋疲力竭(意思解释)
- 色飞眉舞(意思解释)
※ 诗书礼乐的意思解释、诗书礼乐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灌米汤 | 比喻用好话恭维与迷惑人。 |
| 计然之术 | 见“计然之策”。 |
| 胡为乱信 | 为:做,干。胡乱地做事,盲目地迷信。 |
| 疾风扫秋叶 | 比喻力量强大、行动迅速,象暴风扫除落叶一样。 |
| 囊中取物 | 囊:口袋。从口袋中取东西。比喻办事毫不费力就可以办到。 |
| 巫云楚雨 | 犹巫山云雨。 |
| 无巧不成话 | 比喻事情十分凑巧。同“无巧不成书”。 |
| 出没不常 | 出现隐没都无规律,捉摸不定。 |
| 剥床及肤 |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
| 权时制宜 | 斟酌形势随机应变。 |
| 改过自新 | 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
| 月夕花晨 | 见“月夕花朝”。 |
| 精美绝伦 | 绝伦:没有比得上的。精致美妙;无与伦比。也作“精妙绝伦。” |
| 见微知著 | 微:微小;著:明显。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
| 耳聋眼瞎 | 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
| 计日而待 | 计算着日子来等待,意即无须很久。 |
| 狐鼠之徒 | 比喻品质低下的人。 |
| 龙泉太阿 | 指古代的两件宝剑。 |
| 膝行而前 | 跪着用膝盖向前移动。形容敬畏恭谨之极。 |
| 委委曲曲 | 指曲调、道路、河流等曲折或人处事屈身折节 |
| 大人君子 | 大人:古代尊称;君子:指品行好的人。指才德兼备的人。 |
| 立地金刚 | 比喻人力大气壮,异常威武。 |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
| 相亲相爱 | 互相之间十分亲爱。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
| 大节不可夺 |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强取。指立身处世的节操不能被改变。 |
| 鱼游釜底 | 同“鱼游釜中”。 |
| 语笑喧哗 | 大声说笑。 |
| 民力雕弊 | 雕弊:困苦,衰败。社会经济衰败,人民生活困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