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乐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乐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追欢作乐见“追欢取乐”。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三折:“琼英,你到那里,好生追欢作乐,务要丞相欢喜。”
2、盲目乐观盲:瞎,盲从。指不根据实际情况高兴得太早。徐光耀《平原烈火》:“前一种是不看条件,盲目乐观。”
3、行乐及时行:从事;及时:抓紧时机。不失时机,寻欢作乐。汉乐府《西门行》:“今日不作乐,当待何时?逮为乐,当及时。”
4、愀然不乐愀然:忧愁的样子。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荀子 修身》:“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5、诗书礼乐古代儒家六经即《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乐经》。西汉·戴圣《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
6、安堵乐业安堵:相安,安定。犹言安居乐业。三国 魏 钟会《檄蜀文》:“百姓士民,安堵乐业。农不易亩,市不回肆。”
7、鼓乐齐鸣击鼓和奏乐声一齐响。形容热闹景象。郭沫若《虎符》第二幕:“群众起来,鼓乐齐鸣。”
8、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9、与民同乐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孟子·梁惠王下·庄暴见孟子》:“今王四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10、乐此不倦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后汉书 光武帝纪》:“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11、乐而忘忧高兴得忘记了忧愁
12、靡靡之乐同“靡靡之音”。《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先此声者,其国必削。”《史记·殷本纪》:“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13、其乐不穷穷:穷尽、尽头。指某一事物带来的乐趣无穷无尽。亦作“其乐无穷”、“其乐无涯”。晋·葛洪《抱朴子·畅玄》:“故玄之所在,其乐不穷”
14、欣然自乐欣然:喜悦的样子。高兴地自觉欢喜。汉·王逸《渔父》:“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
15、朝欢暮乐指终日欢乐;日夜寻欢作乐。《警世通言 杜下娘怒沉百宝箱》:“虽则如此,两下情好愈密,朝欢暮乐,终日相守,如夫妇一般。”
16、乐新厌旧喜新厌旧。谓感情不专一。唐·陆贽《论朝官阙员及刺史等改转伦序状》:“时俗常情,乐新厌旧,有始卒者,其唯圣人。”
17、礼崩乐坏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清 章炳麟《与简竹居书》:“中唐以来,礼崩乐坏,狂狡有作,自己制则,而事不稽古。”
18、心亿则乐亿:安。心中安适就会快乐。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心亿则乐,窕则不咸。”
19、乐而忘死形容胸襟旷达,忘怀一切。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遂居深山之间,积土为室,编蓬为户,弹琴其中,以咏先王之风,亦可以乐而忘死矣。”
20、乐不可极享乐不可过分。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21、举酒作乐举:举办;乐:音乐。举行酒宴,奏起乐曲。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然传》:“然既献捷,群臣上贺,权乃举酒作乐。”
22、喜闻乐见闻:听。喜欢听;乐意看。形容适合人们兴趣;很受欢迎。明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仆诚喜闻而乐道,自顾何德以承之。”
23、安居乐业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东汉 班固《汉书 货殖传序》:“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24、好乱乐祸好:喜爱,喜好。爱捣乱,好闯祸。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2回:“曹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骠狡锋协,好乱乐祸。”
25、乐而不厌喜爱而不厌倦。宋·欧阳修《六一笔记·夏日学书说》:“使其遂至于工,可以乐而不厌。”
26、乐山乐水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27、乐而忘归乐:喜悦。非常快乐,竟忘记返回。形容非常留恋。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西巡狩,乐而忘归。”
28、乐极则悲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29、濠上之乐指悠闲舒适的情趣。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30、富强康乐康乐:安乐。国家富庶强大,人民康宁安乐。罗广斌《红岩》第22章:“人家有无穷的力量,足以解放全国人民,给全国人民以富强康乐的希望。”
31、乐以忘忧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32、乐善好施乐、好:喜欢;愿意;善:做好事;施:施舍。乐意做好事;喜欢施舍。形容慷慨解囊;乐于助人。西汉 司马迁《史记 乐书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33、乐而不淫快乐而不放荡。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4、遇文王施礼乐,遇桀纣动干戈文王:周文王;桀:夏桀;纣:商纣。指碰到好人以礼相待,遇到坏人以武相待。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48卷:“遇文王兴礼乐,遇桀纣呈干戈。”
35、乐不可言快乐得无法用言语形容。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大招》:“魂兮归徕!乐不可言只。”
36、何乐不为何:为什么;为:做。为什么不乐意做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对自己有益的事当然愿意去做。《再生缘》第79回:“讲到江三嫂原本算小,今见郡主出银,买他体面,何乐不为?”
37、逢场作乐犹言逢场作戏。偶尔随俗应酬凑凑热闹。明·沈受先《三元记·开宗》:“对酒当歌须慷慨,逢场作乐任优游。”
38、乐山爱水爱好山水风光。
39、郁郁不乐郁郁:心里忧愁;苦闷。形容愁闷不乐。唐 蒋防《霍小玉传》:“伤情感物,郁郁不乐。”
40、乐于助人很乐意帮助别人。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她见他为人忠厚,乐于助人,也信任他,处处请教。”
41、乐道好古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体者,砥节厉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42、具食与乐备办了酒饭和歌舞。
43、乐天安命见“乐天知命”巴金《春》:“连她这个乐天安命的年轻姑娘现在也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倒是觉新料想不到的。”
44、安生乐业犹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汉书 严助传》:“使元元之民安生乐业,则泽被万世,传之子孙,使之无穷。”
45、忠信乐易忠信:忠诚信实;乐易:和乐,平易。待人诚实、和蔼,平易近人。《周易·乾》:“忠信,所以进德也。”
46、先忧后乐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7、天伦之乐家人欢聚一堂;亲密友爱的乐趣。天伦:指父子、兄弟、夫妻等亲属关系。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48、惨然不乐表情凄楚的样子。唐 陈鸿《东城老父传》:“自老人居在道旁,往往有郡太守休马于此,皆惨然不乐。”
49、乐极哀来同“乐极则悲”。晋·陶潜《闲情赋》:“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50、乐极悲生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史记 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淮南子 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51、钧天广乐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汉 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
52、乐业安居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过着安定的生活。形容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定正常。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见如今四海无虞,八方黎庶皆丰富,乐业安居。”
53、及时行乐及时:抓紧时机。抓紧时机寻欢作乐。《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人生如白驹过隙,倘不及时行乐,则老大徒伤悲也。”
54、安身乐业安身:立身。安稳快乐地过日子。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你二人不知谁生谁死,这如何便当作安身乐业的去处?”
55、安贫乐贱安于贫贱,并以此为乐。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蔡邕传》:“夫子生清穆之世,禀醇和之灵,覃思典籍,韫椟六经,安贫乐贱,与世无营。”
56、富贵安乐指富裕而有显贵的地位,过着安宁快乐的生活。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今日富贵安乐,从何而来?早晚将些金银,可使人亲到郓城县走一遭,此是第一件要紧的事务。”
57、暗中作乐暗中:背后,偷偷地。暗地里寻找快乐。
58、夔龙礼乐夔龙:虞舜的两个大臣,夔为乐官,龙为谏官。指可以作为规范的礼乐制度。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夔龙礼乐承先范,班马文章勘墨铅。”
59、安乐窝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宋 邵雍《无名公传》:“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不求过美,惟求冬暖夏凉。”
60、乐极悲来同“乐极则悲”。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八十三:“夫有死必有生,有生必形亏。亏盈盛衰,物之常理日中则移,月满则亏。乐极悲来,物盛则衰。有生死是天地人之常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