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乐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乐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安堵乐业安堵:相安,安定。犹言安居乐业。三国 魏 钟会《檄蜀文》:“百姓士民,安堵乐业。农不易亩,市不回肆。”
2、伯乐相马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十月》1981年第6期:“她带上多年写下的社会科学论文和空前的决心去接受伯乐相马的考验了。”
3、乐善好施乐、好:喜欢;愿意;善:做好事;施:施舍。乐意做好事;喜欢施舍。形容慷慨解囊;乐于助人。西汉 司马迁《史记 乐书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4、乐昌之镜见“乐昌分镜”。《剪灯新话·联芳楼记》:“一旦事迹彰闻,思情间阻,则乐昌之镜,或恐从此而遂分。”
5、乐极悲生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史记 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淮南子 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6、钧天之乐钧天:古代神话传说指天的中央。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异闻录·韦安道》:“行百许步,复有大殿,上陈广筵重乐,罗列樽俎,九奏万舞,若钧天之乐。”
7、乐而不淫快乐而不放荡。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8、乐极则悲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9、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乐:爱好。智者爱好水,仁者爱好山。比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0、敬业乐群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11、愀然无乐愀然:忧愁的样子。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荀子 修身》:“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12、具食与乐备办了酒饭和歌舞。
13、安生乐业犹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汉书 严助传》:“使元元之民安生乐业,则泽被万世,传之子孙,使之无穷。”
14、富强康乐康乐:安乐。国家富庶强大,人民康宁安乐。罗广斌《红岩》第22章:“人家有无穷的力量,足以解放全国人民,给全国人民以富强康乐的希望。”
15、安土乐业安居本土,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汉扬雄《连珠》:“吏不苟暴,役赋不重,财力不伤,安土乐业,民之乐也。”
16、吃喝玩乐谓过恣意享乐的生活。魏巍《路标》:“却有人认为糊糊涂涂地吃喝玩乐,那才算没有虚掷自己的年华。”
17、富贵安乐指富裕而有显贵的地位,过着安宁快乐的生活。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今日富贵安乐,从何而来?早晚将些金银,可使人亲到郓城县走一遭,此是第一件要紧的事务。”
18、安身为乐身子安定就是快乐。《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安身为乐,无忧为福。”
19、其乐融融其:代词,其中的;融融:和乐的样子。形容十分欢乐、和睦。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20、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人作为一种快乐。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
21、及时行乐及时:抓紧时机。抓紧时机寻欢作乐。《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人生如白驹过隙,倘不及时行乐,则老大徒伤悲也。”
22、其乐无穷乐;乐趣;穷:尽头。指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宋 邵雍《伊川击壤集 君子饮酒吟》第16卷:“家给人足,时和岁丰;筋骸康健,里闬乐从;君子饮酒,其乐无穷。”
23、长乐未央未央:未尽。长久欢乐,永不结束。《金石索·汉长乐宫瓦》:“‘长乐未央’,此长东宫瓦。”
24、乐事劝功谓乐于从事所业,努力获得成效。西汉·戴圣《礼记·王制》:“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
25、夔龙礼乐夔龙:虞舜的两个大臣,夔为乐官,龙为谏官。指可以作为规范的礼乐制度。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夔龙礼乐承先范,班马文章勘墨铅。”
26、盲目乐观盲:瞎,盲从。指不根据实际情况高兴得太早。徐光耀《平原烈火》:“前一种是不看条件,盲目乐观。”
27、安身乐业安身:立身。安稳快乐地过日子。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你二人不知谁生谁死,这如何便当作安身乐业的去处?”
28、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29、乐道遗荣乐守圣贤之道而抛弃荣华富贵。唐·刘知畿《史通·品藻》:“盖以二子虽乐道遗荣,安贫守志,而拘忌名教,未免流俗也。”
30、不亦乐乎亦:也;乎:文言文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吗”或“呢”。不也是快乐的吗?后用以形容事态发展到过甚的地步。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1、安贫乐贱安于贫贱,并以此为乐。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蔡邕传》:“夫子生清穆之世,禀醇和之灵,覃思典籍,韫椟六经,安贫乐贱,与世无营。”
32、礼坏乐崩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汉书·武帝纪》:“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
33、于飞之乐于飞:比翼齐飞。比喻夫妻间亲密和谐。《诗经·大雅·卷阿》:“凤凰于飞,翩翩其羽。”
3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忧患:患难。忧患使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萎靡致死。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死于安乐也。”
35、广乐钧天广乐:优美而雄壮的乐曲;钧天:古代神话传说指天的中央。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叙》:“乃睹此广乐钧天,复见宗庙百官之美富。”
36、先忧后乐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7、与民同乐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孟子·梁惠王下·庄暴见孟子》:“今王四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38、虚中乐善中:同“衷”,内心;虚中:虚心;善:善言善事。指虚心采纳善言,乐意做善事。清·刘开《问说》:“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
39、乐尽哀生犹言乐极生悲。唐·张鷟《游仙窟》:“有同必异,自昔攸然;乐尽哀生,古来常事。”
40、乐往哀来欢乐逝去,悲哀到来。汉·张衡《思玄赋》:“惟盘逸之无瞋兮,惧乐往而哀来。”
41、乐在其中乐:快乐;乐趣。在做事情中能得到乐趣。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42、天伦之乐家人欢聚一堂;亲密友爱的乐趣。天伦:指父子、兄弟、夫妻等亲属关系。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43、何乐而不为有什么不乐于去做的呢?表示愿意去做。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六回:“此地河道,为患已久,居民被害已深,闻贵人修治河道,虽士商人等,亦必乐于从事;况又发给工钱饭食,那些小民,何乐不为?”
44、贪欢逐乐逐:追逐。无休止寻欢作乐。形容生活放荡腐化。《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贪欢逐乐无时歇,打论摴蒲更不休。”
45、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46、乐道安贫道:信念;乐道:以守道为乐;安贫:安于贫困。处在贫困的境地中,仍以守道作乐趣。《晋书·儒林传论》:“……文博之漱流枕石,铲迹销声;宣子方乐道安贫,弘风阐教:斯并通儒之高尚也。”
47、乐极哀来同“乐极则悲”。晋·陶潜《闲情赋》:“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48、随缘乐助随着缘分的深浅,乐意捐助多少就捐助多少。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九回:“这都是随缘乐助,本不能强人的,或多或少,却是未定,总求大人这里踊跃些便是。”
49、乐此不疲乐:喜爱;爱好;疲:疲倦。乐于做某事;沉浸其中;不觉疲倦。形容对某种事物特别感兴趣。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50、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先为事业而忧虑,后来就为事业的成功而安乐;事业未成先骄傲,后来就会为事业而忧虑。汉·刘向《说苑·谈丛》:“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
51、乐道安命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南朝·宋·鲍照《园葵赋》:“荡然任心,乐道安命。”
52、喜闻乐见闻:听。喜欢听;乐意看。形容适合人们兴趣;很受欢迎。明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仆诚喜闻而乐道,自顾何德以承之。”
53、乐业安居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过着安定的生活。形容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定正常。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见如今四海无虞,八方黎庶皆丰富,乐业安居。”
54、鞅鞅不乐因不满意而很不快乐。鞅,通“怏”。宋·洪迈《夷坚丁志·武真人》:“武真人,名元照,会稽萧山民女也……年稍长,议以妻邑之富人,既受币,照鞅鞅不乐。”
55、欣然自乐欣然:喜悦的样子。高兴地自觉欢喜。汉·王逸《渔父》:“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
56、乐尽悲来犹言乐极生悲。唐·陈鸿《长恨歌传》:“自南宫迁于西内,时移事去,乐尽悲来。”
57、乐昌分镜比喻夫妻分离。元 孙季昌《端正好 四时怨别集杂剧名》:“受寂寞似越娘背灯,恨离别如乐昌分镜。”
58、知鱼之乐乐:欢乐。比喻善于体会物情。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庄子曰:‘盆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59、举酒作乐举:举办;乐:音乐。举行酒宴,奏起乐曲。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然传》:“然既献捷,群臣上贺,权乃举酒作乐。”
60、乐贫甘贱乐:喜欢;甘:甘愿;贱:地位卑微。乐于贫困的生活,甘于卑贱的地位。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3卷:“其次潇洒荜门,乐贫甘贱,抱经济之器,泛若无;洞古今之学,旷若虚,爵之不从,禄之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