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陈蹈故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因袭陈词滥调。
出处: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三》:“观其妙趣天得,自成一家,不肯拾陈蹈故。”
基础信息
拼音shí chén dǎo gù
注音ㄕˊ ㄔㄣˊ ㄉㄠˇ ㄍㄨˋ
繁体拾陳蹈故
感情拾陈蹈故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因循守旧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渑池之功(意思解释)
- 诡形殊状(意思解释)
- 龙翰凤雏(意思解释)
- 大院深宅(意思解释)
- 纸上谭兵(意思解释)
- 身在江海,心驰魏阙(意思解释)
- 贵无常尊(意思解释)
- 挈榼提壶(意思解释)
- 负鼎之愿(意思解释)
- 各霸一方(意思解释)
- 极天爬地(意思解释)
- 凡胎肉眼(意思解释)
- 生妖作怪(意思解释)
- 卷甲束兵(意思解释)
- 扶急持倾(意思解释)
- 恒河之沙(意思解释)
- 半死半生(意思解释)
- 群情激昂(意思解释)
- 闲话少提(意思解释)
- 一子悟道,九族升天(意思解释)
- 无拳无勇(意思解释)
- 如虎得翼(意思解释)
- 无知妄作(意思解释)
- 自在逍遥(意思解释)
- 仰观俯察(意思解释)
- 泾渭自分(意思解释)
- 走为上着(意思解释)
- 笼街喝道(意思解释)
※ 拾陈蹈故的意思解释、拾陈蹈故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任贤使能 | 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
| 拍马溜须 | 比喻谄媚奉承。 |
| 尺寸之地 | 尺寸:形容数量少。面积狭小的封地。 |
| 感人心脾 | 见“感人肺肝”。 |
| 拿一手 | 摆架子;要挟。 |
| 菩萨心肠 | 菩萨的慈悲胸怀。比喻心地仁慈。 |
| 日中必移 | 同“日中则昃”。 |
| 德胜头回 | 德,通“得”。回,同“回”。宋明话本、通俗小说的引首。 |
| 狗吠之警 | 比喻轻微的惊动或扰乱。 |
| 德尊望重 | 见“德高望重”。 |
| 胜负兵家之常 | 兵家:军事家。胜利或失败是军事家常遇到的事情。 |
|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 妖孽:妖魔鬼怪。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 |
| 龙蛇飞舞 | 见“龙蛇飞动”。 |
| 灸艾分痛 | 比喻兄弟友爱。 |
| 皇天有眼 | 皇天:上天。老天爷长着眼睛公正对待世事。 |
| 摆龙门阵 | 闲谈,聊天,讲故事。 |
| 规贤矩圣 | 谓效法圣贤。 |
| 天老地荒 | 见“天荒地老”。 |
| 河落海干 | 比喻一点不剩。 |
| 流血成河 | 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
| 蚂蚁搬泰山 | 比喻人多力量大,可以创造奇迹。用作贬义指人自不量力。 |
| 知音识曲 | 指通晓音乐。 |
| 以古非今 | 非:非难,否定。用历史故事抨击当前的政治。 |
| 好马不吃回头草 | 比喻有作为的人不走回头路。 |
| 声希味淡 | 指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名声。有曲高和寡,不为人知之意。 |
| 天覆地载 | 覆:盖;载:承受。象天覆盖万物,地承受一切一样。比喻范围极广大。也比喻恩泽深厚。 |
| 有勇知方 | 有勇气且知道义。 |
| 同源异流 | 谓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