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首分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身:躯干;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四》:“刳腹折颐,首身分离,暴骨草泽。”
例子:老舍《四世同堂》:“他便是犯过一切的罪,随便承认一件,都可以教他身首分离。”
基础信息
拼音shēn shǒu fēn lí
注音ㄕㄣ ㄕㄡˇ ㄈㄣ ㄌ一ˊ
繁体身首分離
感情身首分离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被砍头。
近义词首身分离、身首异处
英语lose one's head(One's head is sliced of from one's body.)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遗风馀采(意思解释)
- 饾饤堆砌(意思解释)
- 重义轻财(意思解释)
- 却老还童(意思解释)
- 临危履冰(意思解释)
- 出群拔萃(意思解释)
- 卧榻之侧,岂容鼾睡(意思解释)
- 寒气刺骨(意思解释)
- 言简意该(意思解释)
- 萍水相遇(意思解释)
- 行间字里(意思解释)
- 寻踪觅迹(意思解释)
- 虎体鹓斑(意思解释)
- 见风使船(意思解释)
- 朝真暮伪(意思解释)
- 阳解阴毒(意思解释)
- 还元返本(意思解释)
- 偷懒耍滑(意思解释)
- 吹灯拔蜡(意思解释)
- 抱屈衔冤(意思解释)
- 移国动众(意思解释)
- 秉政当轴(意思解释)
- 分茅列土(意思解释)
- 东奔西向(意思解释)
- 引狼自卫(意思解释)
- 形胜之地(意思解释)
- 衔橛之变(意思解释)
- 悬车之年(意思解释)
※ 身首分离的意思解释、身首分离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马瘦毛长 | 比喻人境遇穷困,就会显得精神不振的样子。 |
| 倒持手板 | 见“倒执手版”。 |
| 细嚼慢咽 | 慢慢地吃东西。引申慢慢去体味。 |
| 乃武乃文 | 本用以赞誉天子之德,指其文经天地,武定祸乱。后多指人既有武功又有文德。亦作乃文乃武。 |
| 胡服骑射 | 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
| 疑团满腹 | 疑团:许多弄不清的问题。形容心里充满了疑问。 |
| 兰芝常生 | 兰芝:兰草和灵芝草。比喻高尚的美德长在。 |
| 遗德馀烈 | 指先人留下的德泽和功业。 |
| 回肠九转 | 好象肠子在旋转。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 |
| 鸡犬不惊 | 连鸡狗都没受到惊扰。形容行军纪律严明;也指相安无事。 |
| 燕巢飞幕 | 同“燕巢于幕”。 |
| 愚公移山 | 比喻做事有十分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
| 调停两用 | 谓居间观望,骑墙投机。 |
| 急管繁弦 | 急:快;繁:杂。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
| 雨打梨花 | 比喻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 |
| 朗目疏眉 | 朗:明亮;疏:疏朗。明亮的双目和疏朗的眉毛。形容眉目清秀。 |
| 顿开茅塞 | 头脑本来像被茅草堵塞住;忽然被打开了。比喻因受启发而忽然心思开朗;明白了道理或消除了疑团。 |
| 混淆视听 | 故意用假象或谎话迷惑人;使人产生错觉;不易分辨真伪和是非。 |
| 今蝉蜕壳 | 金蝉脱壳。今,通“金”。谓使用计谋而逃脱。 |
| 三纲五常 | 指我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提倡的伦理道德。三纲;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 、智、信。 |
| 不通时宜 | 不明白当时的形势潮流 |
| 三槐九棘 | 《周礼 秋官 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郑玄注:“树棘以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欲与之谋。”后以“三槐九 |
| 法脉准绳 | 犹言法则标准。 |
| 闲邪存诚 | 闲:防备,禁止。约束邪念,保持诚实。 |
| 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 掴:用巴掌打。打一棒出现一条血痕,打一掌出现血印。比喻做事有效用,立竿见影。 |
| 弄法舞文 | 弄、舞:耍弄,玩弄;法:法律;文:法令条文。指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条文,以达到徇私舞弊的目的。 |
| 日久岁深 | 岁:年;深:长久。指时间长久。 |
| 祝发文身 | 削短头发,刻画其身。指中原以外地区异族的风俗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