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首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首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白首如新指相交虽久而并不知己,像新知一样。同“白头如新”。宋 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择所安。孟德视仆,岂惜此尺寸之士哉,特以公非所托故也。”
2、狐死首丘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战国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3、囚首丧面头不梳如囚犯,脸不洗如居丧。宋·苏洵《辨奸论》:“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情也哉?”
4、骈首就僇同“骈首就戮”。
5、螓首蛾眉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诗经 卫风 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6、俯首听命俯:低下;首:头;脑袋。低着脑袋听从命令。形容驯服顺从的样子。汉 焦赣《易林 兑之否》:“俯伏听命,不敢动摇。”
7、皓首穷经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唐 韩偓《赠易卜崔江处士》诗:“白首穷经通秘义,青山养老度危时。”
8、低眉下首低:低下;下:低;首:头。低着眉垂下头。形容顺良,顺从。柔石《为奴隶的母亲》:“叫我物色相当的女人;年纪约三十岁左右,养过两三个儿子,人要沉默老实,又肯做事,还要对他底大妻肯低眉下首。”
9、褎然冠首褎然:出众的样子。出众,超出同辈而居首席。清·曾国藩《圣哲画像记》:“我朝学者,以顾亭林为宗,《国史儒林传》褎然冠首。”
10、蓬首垢面头发很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北齐书 任城王湝传》:“妃卢氏赐斛斯徵,蓬首垢面,长斋不言笑。”
11、昂首伸眉伸:扬。抬头扬眉。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耶!”
12、俯首受命俯:低下;首:头。形容人驯服顺从的样子。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2回:“欲使悍将骄兵,俯首受命,宁非痴人说梦乎?”
13、全其首领保住脑袋与性命。汉·杨恽《极孙会宗书》:“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岂得全其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
14、俛首系颈俛:同“俯”,低下。低下头,用绳子拴着脖子。形容卑躬屈膝低头认罪。汉·贾谊《过秦论》:“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15、低首俯心形容屈服顺从。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余以为八家、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复辩论而不遵其改者。”
16、碎首縻躯见“碎首糜躯”。宋·王禹偁《又谢恩表》:“碎首縻躯,万一冀伸于臣节。”
17、胁肩低首见“胁肩低眉”。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景帝前三年》:“功义如此,尚见疑于上,胁肩低首,累足抚衿。”
18、首尾相卫喻互相援救。《晋书·温峤传》:“至于首启戎行,不敢有辞,仆与仁公当如常山之蛇,首尾相卫,又唇齿之喻也。”
19、首尾不顾顾不了首尾了。指人豁出去了。
20、痛心病首犹痛心疾首。形容极其悲愤。《新唐书 突厥传上》:“帝谓群臣曰:‘往国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突厥,诡而臣之,联常痛心病首,思一刷耻于天下。”
21、翘足企首翘足:抬起脚。抬起脚仰着头。形容殷切盼望。清·汪琬《送王进士之任扬州序》:“吾见憾者方在燕市,而庆者已翘足企首相望江淮之间矣。”
22、乱首垢面犹蓬头垢面。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世文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23、殒身碎首犹粉身碎骨。唐·颜真卿《让宪部尚书表》:“在臣一门,叨幸斯极,殒身碎首,无以上报。”
24、伏首贴耳畏缩恐惧的样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万石不言,惟伏首贴耳而泣。”
25、瞻予马首看我马头,指听我的指挥,跟着行事。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26、祸首罪魁首:头目;魁:首领。犯罪作恶的首罪者。明·郑若庸《玉玦记·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27、伏首帖耳伏:俯伏;帖:帖伏,顺从。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驯服的样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万石不言,惟伏首贴耳而泣。”何垠注:“伏首帖耳,狗畏人貌。”
28、神龙见首不见尾原是谈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又不见了。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不透。清 赵执信《谈龙录》:“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
29、有首有尾首:头。有开头,有结尾。做事能坚持到底。指故事或文章结构完整。宋·朱熹《朱子全书·论语四·公冶长》:“做得一章有头有尾,与今日学者有头无尾底不同。”
30、元凶首恶罪魁祸首。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据着我胸襟胆气,焉敢拒敌官军,剪除君侧元凶首恶?”
31、庞眉皓首同“庞眉皓发”。庞,用同“厖”。唐·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往著。”
32、首尾受敌首尾:前后。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周书·文帝纪》:“今逼以上命,悉令赴关,悦蹑其后,欢邀其前,首尾受敌,其势危矣。”
33、悼心疾首心里伤感,头部疼痛。形容悲痛到了极点。《旧唐书·田布传》:“况其临命须臾,处之不挠,载形章表,益深衷悃,问使发缄,悼心疾首。”
34、匕首投枪匕首:短剑。比喻短小犀利击中要害的文章。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除了匕首、投枪,也还有发聋振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35、卬首信眉信,通“伸”。昂首伸眉。形容意气昂扬,不随波逐流。《汉书 司马迁传》:“今已专职形为埽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
36、白首一节指年虽老而志节不衰。《后汉书 吴良传》:“窃见臣府西曹掾齐国吴良资质敦固,公方廉恪,躬俭安贫,白首一节。”
37、枭首示众斩首悬示于众。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汪革照律该凌迟处死,仍枭首示众,决不待时。”
38、皓首庞眉皓:白的样子;庞:杂色。头发和眉毛花白。清·黄宗羲《<轮庵禅师语录>序》:“余皓首庞眉,叨叨于过去之间,感慨系之,无乃为轮庵之所笑乎?”
39、俯首戢耳见“俯首帖耳”。孙中山《大总统告陆海军士文》:“我军人俯首戢耳以听其鞭策者,亦既二百六十有馀年。”
40、企足矫首企足:踮起脚后跟;矫:通“翘”,举起。踮起脚跟抬起头。比喻殷切地盼望。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巍然被衮,号称天子,顾乃企足矫首待晋之予夺以为轻重,何其衰也。”
41、心折首肯心折:佩服;首肯:点头同意。心中信服,并点头同意。形容钦佩赞许到了极点。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四回:“便一五一十,把谭孝移品行端方,素来的好处,说个不啻口出。东宿闻之心折首肯。”
42、首丘之思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思念故乡或归葬故土之情。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夫周齐同在中土千里之说,况于远处绝域,小臣能无依风首丘之思哉?”
43、决命争首拼命争先而战。汉·李陵《答苏武书》:“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
44、低首下心首:头;下心:屈服于人。形容屈服顺从。唐 韩愈《祭鳄鱼文》:“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
45、垂耳下首犹俯首帖耳,形容驯服听命。宋·陈亮《酌古论·李愬》:“故虽驱而用之,而垂耳下首,卒不敢动。”
46、额首称庆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
47、蛾眉螓首弯弯的眉毛,方广的前额。形容女子容貌的美艳。《诗经 卫风 硕人》:“螓首蛾眉。”
48、白首北面北面:古以南面为尊,北面为卑,此指学生敬师之礼。谓年老犹拜师受业。隋 王通《中说 立命》:“琼曰:‘夫子十五为人师焉,陈留王孝逸,先达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岂以年乎?琼闻之,德不在年,道不在位。’”
49、归正首丘首:向;丘:土丘。传说狐狸即将死在外边,也要把头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指死后归葬于故乡。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礼,不忘其本。古之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50、图穷匕首见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战国策 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51、首尾相救救:援助。头和尾相互援助。比喻前后互相援助。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有蛇于此,击其尾,其首救,击其首,其尾救,击其中身,首尾皆救。”
52、归正首邱见“归正首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状》第八五回:“我昨天说叫他回去调理的话,就是叫他早点归正首邱了。”
53、甘为戎首甘:情愿,乐意;戎首:发动战争的祸首。甘愿作战争的主谋。指发动战争的人。西汉·戴圣《礼记·檀弓》:“毋为戎首,不亦善乎。”
54、功首罪魁魁:为首的。功最高,罪最重。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朱熹注:“有功者,未有大于五霸;有过者,亦未有大于五霸,故五霸者功之首,罪之魁也。”
55、疚心疾首疚:久病,忧虑。因歉疚而内心不安。心中不安,头痛脑胀。形容十分悲痛忧愁或不安。唐 崔锷《内寺伯朱夫人赵氏合袝志》:“以嗣子奉命鸡林,三岁然复,疚心疾首,亦时礼念,冥期佑助。”
56、垂首丧气同“垂头丧气”。《水浒传》第九五回:“乔道清生平逞弄神通,今日垂首丧气,正是总教掬尽三江水,难洗今朝一面羞。”
57、反首拔舍反首:头发散乱下垂;拔舍:拔去杂草,就地宿营。形容军队战败后的狼狈状况。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五年》:“秦获晋侯以归。晋大夫反首拔舍从之。”
58、痛心疾首伤心而且头痛。形容伤心痛恨到了极点。疾首:头痛。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59、白首之心老年时的壮志。唐 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60、白首相知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意谓老年知己。明 孙仁儒《东郭记 顽夫廉》:“君家朋友何须道,翻腾云雨都常套,抵多少白发相知,按剑同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