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首帖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伏:俯伏;帖:帖伏,顺从。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驯服的样子。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万石不言,惟伏首贴耳而泣。”何垠注:“伏首帖耳,狗畏人貌。”
基础信息
拼音fú shǒu tiē ěr
注音ㄈㄨˊ ㄕㄡˇ ㄊ一ㄝ ㄦˇ
感情伏首帖耳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非常驯服的样子。
近义词俯首帖耳
英语be subservient to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是非之地(意思解释)
- 卿卿我我(意思解释)
- 投袂荷戈(意思解释)
- 饮血崩心(意思解释)
- 变故易常(意思解释)
- 惊恐失色(意思解释)
- 四百四病(意思解释)
- 迷魂汤(意思解释)
- 分花拂柳(意思解释)
- 竭泽而渔(意思解释)
- 眼馋肚饱(意思解释)
- 优柔餍饫(意思解释)
- 述而不作(意思解释)
- 黎庶涂炭(意思解释)
- 人情练达(意思解释)
- 饱经世变(意思解释)
- 不破不立(意思解释)
- 名公巨卿(意思解释)
- 风信年华(意思解释)
- 不声不吭(意思解释)
- 拆东补西(意思解释)
- 没撩没乱(意思解释)
- 颠连穷困(意思解释)
- 循名考实(意思解释)
-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意思解释)
- 溯流求源(意思解释)
- 曝骨履肠(意思解释)
- 风激电骇(意思解释)
※ 伏首帖耳的意思解释、伏首帖耳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东逃西窜 | 四处逃亡与逃避。 |
| 哀感顽艳 | 哀:悲哀;感:感动;顽:愚拙;艳:慧丽。悲痛的情调使愚顽无知的人和聪明俊美的人同样受到感动。后转用以评述艳情作品。谓文辞既哀婉感伤;又古拙绮丽;深切感人。 |
| 飞砂转石 | 同“飞沙走石”。 |
| 发隐擿伏 | 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 |
| 焚林竭泽 |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喻只图眼前利益。 |
| 口多食寡 | 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
| 嘟嘟哝哝 | 连续地小声地自言自语。有时也带有抱怨的意思。 |
| 头发胡子一把抓 | 比喻做事不细致,对于不同的问题不能区别对待而是笼统处理。 |
| 名标青史 |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
| 闪烁其辞 | 闪烁:光线忽明忽暗、摇动不定。比喻说话躲躲闪闪。指说话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 |
| 兔葵燕麦 | 形容景象荒凉。 |
| 惟力是视 | 谓竭尽己力而为。 |
| 舞榭歌楼 | 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为歌舞娱乐而设立的堂或楼台。泛指歌舞场所。同“舞榭歌台”。 |
| 拥书南面 | 见“拥书百城”。 |
| 肥水不落旁人田 | 肥水:借指好处。指不让别人得到好处。 |
| 顺风扯帆 | 比喻顺应趋势办事。 |
| 无名之师 | 没有正当理由出征的军队。 |
| 立此存照 | 立:立下;此:这个;指字据或文书;存:保存;照:察看;查考。立下字据;保存起来;作为凭证。 |
| 天道昭彰 | 天道:天理;昭彰:明显。指老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
| 小康之家 | 指可以维持中等生活的家庭。 |
| 非分之想 | 分;本分。超出本分的想法;不安分的念头。指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奢望。 |
| 青林黑塞 | 比喻指知己朋友所在之处。 |
| 山崩地陷 | 亦作“山崩地塌”。山岳崩倒,大地塌陷。 |
| 骥伏盐车 | 骥:千里马。指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 |
| 涕泗滂沱 | 形容哭得很厉害;眼泪鼻涕像下雨一样。泗:鼻涕;滂沱:雨下得很大的样子。 |
| 逆天行事 | 逆:违背。违背天意做事。比喻违背客观形势或规律。 |
| 实打实 | 结实对结实。指实实在在。 |
| 彪形大汉 | 彪:小虎;比喻躯干魁梧。身材高大魁梧的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