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不失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义:礼义。虽然穷困,但不失礼义。
出处:《孟子·尽心上》:“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基础信息
拼音qióng bù shī yì
注音ㄑㄩㄥˊ ㄅㄨˋ ㄕ 一ˋ
繁体窮不失義
感情穷不失义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人有骨气。
英语poor yet not losing one's righteousness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水里纳瓜(意思解释)
- 芒芒苦海(意思解释)
- 明媒正娶(意思解释)
- 乌云压顶(意思解释)
- 痴心妇人负心汉(意思解释)
- 龙骧豹变(意思解释)
- 掷地作金石声(意思解释)
- 魂消胆丧(意思解释)
- 气吞万里(意思解释)
- 敕始毖终(意思解释)
- 三寸之舌(意思解释)
- 燕燕于归(意思解释)
- 妇人孺子(意思解释)
- 积基树本(意思解释)
- 神气活现(意思解释)
- 宁可清贫,不作浊富(意思解释)
- 列祖列宗(意思解释)
- 削趾适屦(意思解释)
- 争猫丢牛(意思解释)
- 无家可奔(意思解释)
- 举无遗策(意思解释)
- 蛇入鼠出(意思解释)
- 惊猿脱兔(意思解释)
- 先吾著鞭(意思解释)
- 狐听之声(意思解释)
- 豆分瓜剖(意思解释)
- 辞严义正(意思解释)
- 守身如玉(意思解释)
※ 穷不失义的意思解释、穷不失义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握铅抱椠 | 铅,铅粉;椠,木简。皆书写用具。后遂以之为勤于写作、校勘的典故。 |
| 野人奏曝 | 比喻微薄的贡献。 |
| 才貌超群 | 貌:容貌。才能和容貌都超出寻常人。 |
| 骗吃混喝 | 欺骗别人以求吃喝 |
| 箕山之节 | 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颍余芳”。 |
| 寻流逐末 | 犹舍本求末。 |
| 朱衣使者 | 指科举考试官。 |
| 河清三日 | 《易纬干凿度》卷下:“天之将降嘉瑞应,河水清三日。”后因以“河清三日”为升平祥瑞的预兆。 |
| 豕窜狼逋 | 狼狈逃窜貌。 |
| 山奔海立 | 像高山飞奔,似大海竖起。形容气势浩大。 |
| 属托不行 | 属:通“嘱”,托付。请托为其谋利,行不通。形容为官清正,大公无私。 |
| 天粟马角 | 天雨粟,马生角。谓不可能实现的事。 |
| 攫为己有 | 攫:夺取。有强行手段夺取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 |
| 昏头晕脑 | 见“昏头昏脑”。 |
| 切中时病 | 切:切合;中:恰好对上;病:害处。指发表的言论正好击中当时社会的弊病。 |
| 东征西怨 | 语本《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本谓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因以“东征西怨”谓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
| 急嘴急舌 | 急忙插话抢着说话 |
| 终身之丑 | 一生的丑恶行为。 |
| 穿穴逾墙 | 穿:凿通;逾:越过。指穿洞翻墙的偷窃行为。 |
| 坐运筹策 | 指坐在连连帐内策划军事方略。 |
| 熟魏生张 | 张、魏:都是姓,这里泛指人。泛指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 |
| 必也正名 | 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 |
| 逾年历岁 | 指经过一定年月。形容经历较长时间。 |
| 各安生理 | 各:各个;生理:职业和日常生活。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过自己的生活。 |
| 兼人之材 | 兼人:胜过人;材:通“才”,才能。超出一般人的才能。形容人能力强。 |
| 腥手污脚 | 腥:弄脏;污:污染。指污染了手脚。 |
| 逐末舍本 | 追求细枝末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
| 老马为驹 | 驾驭老马像驾驭马驹一样。比喻把老人当作孩童轻慢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