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穷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穷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穷工极巧穷:极。形容十分精巧。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于葛岭起建楼台亭榭,穷工极巧。”
2、日暮途穷日暮:天快黑;途穷:路走到了尽头。比喻接近灭亡。唐 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3、独坐穷山,放虎自卫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护自己,反而招来祸患。晋·常璩《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
4、卒岁穷年卒:终了,岁:年;穷:完了。指整年。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1卷:“虽卒岁穷年,无有透彻之期。”
5、穷工极变穷:极。形容十分精巧而变化多端。明·无名氏《袁宗道传》:“时复拈笔为制举义,穷工极变。”
6、穷鸟归人无处可飞的鸟被迫投入人的怀抱。比喻因处境艰难而投靠别人。《魏书·张普惠传》:“夫穷鸟归人,尚或兴恻。”
7、分贫振穷分财物救助穷困的人。《左传·昭公四年》:“且抚其民,分贫振穷,长孤幼,养老疾。”
8、奥妙无穷奥:深奥。指其中不容易被人知道而又奇妙有趣之处极多。杨成武:《层层火阵烧野牛》:“化装袭击的运用奥妙无穷……有时化装日军袭击伪军,有时化装伪军袭击日军。”
9、探本穷源探:求索。本:树根。穷:探寻。源:水源。寻找树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亦作“探本溯源”。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1回:“一来可以扩扩眼界,长长见识。二来也可以把这工艺一项探本穷源。”
10、穷奢极侈穷:极;奢、侈:奢侈。极端奢侈,尽量享受。形容挥霍浪费,荒淫腐化。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陆康传》:“末世衰主,穷奢极侈,造作无端。”
11、穷侈极奢穷:极,尽;奢:奢侈。极端奢侈,尽情享受,荒淫腐化。《通典·食货》:“又逆征数年之赋,穷侈极奢。”
12、力蹙势穷蹙:局促;穷:尽。力量局促穷尽而不得伸展。唐·柳宗元《答人求文章书》:“率皆纵诞而不克,踯躅而不进,力蹙势穷,吞志而没。”
13、势穷力尽指已经没有什么势力与本事了。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宋江道:‘这厮势穷力尽,有何良策可施?正好乘此机会。’”
14、图穷匕首见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战国策 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15、穷思竭想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16、穷极则变穷:极。指事物到了极点就会发生变化。现指在穷困艰难时,就会想办法改变现状。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1回:“天下事惟陷之深者,其出愈速,穷极则变,理有固然。”
17、人穷志不穷穷:困厄。人的处境虽困厄,但志向却远大。张恨水《夜深沉》第40回:“蒋先生,你别瞧我失了业,人穷志不穷。”
18、穷思极想穷:极。形容苦苦思索。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张生穷思极想,方才下得一着,小道人只随手应去。”
19、穷愁潦倒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清·无名氏《都门竹枝词·教官十首》:“盘费全无怎去家,穷愁潦倒驻京华。”
20、图穷匕现图:地图;穷:尽;匕:匕首;现:显露出来。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露出了真相或本来面目。
21、计穷智短计:计谋;穷:尽;智:智谋;短:缺少。计策用完了,才智也不够用了。形容已经想不出什么办法了。元 无名氏《百花亭》:“我为那贺家姐姐,烦恼的小生计穷智短了。”
22、皓首穷经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唐 韩偓《赠易卜崔江处士》诗:“白首穷经通秘义,青山养老度危时。”
23、穷则思变行不通没办法时就设法改变现状。《周易 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4、没世穷年犹终生,一辈子。战国·赵·荀况《荀子·解蔽》:“以可知之人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
25、穷原竟委比喻深入探求事物的始末。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26、穷思毕精毕:尽。用尽所有的精力。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曾不得奏薄伎于从官之内,隶御之间,穷思毕精,以赎罪过。”
27、穷神知化穷:寻求到尽头。探求事物的神妙,了解事物的变化。《周易·系辞下》:“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28、梧鼠技穷梧鼠:即“鼯鼠”,为鼣鼠之误。比喻才能有限。《荀子·劝学》:“腾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
29、计穷力竭穷、竭:尽。计谋、力量都用尽了。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6回:“乔道清计穷力竭,遂同二将驰入山岭。”
30、穷凶极逆逆:违背。做事凶残不合礼法。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播越失据,忠义不果,遂得使操穷凶极逆,主后戮杀,皇子鸩害。”
31、振穷恤贫救济贫穷的人。《明史·王越传》:“睦族敦旧,振穷恤贫,如恐不及。”
32、无穷无尽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宋 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33、人穷嘴碎人越是穷苦越是说话啰嗦。
34、力屈道穷屈:竭,穷尽;道:途径,办法;穷:尽。力量办法都已穷尽。《周书·王思政传》:“今力屈道穷,计无所出,唯当效死,以谢朝恩。”
35、尽日穷夜尽:完;穷:尽。从早到晚,通宵达旦。《南史·袁巸传》:“与邓琬款狎过常,每清闲必尽日穷夜。”
36、玄妙无穷玄妙:事理深奥难明。深奥神奇到了极点。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四卷:“详观阵图,玄妙无穷,或者三关杨郡马识之,其他将帅,无有能识之者。”
37、回味无穷回味:吃过好的食物以后的余味;指从回忆中体会到的意味;穷:穷尽。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也比喻读过含意深长的文艺作品后;体会到无限的意趣。宋 王禹偁《小畜集 卷六 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38、穷崖绝谷高山深谷。形容地形荒僻险恶。宋·欧阳修《<集古录目>序》:“外至四海九州,名山大泽,穷崖绝谷,荒林破冢,神仙鬼物诡怪所传,莫不皆有。”
39、民穷财尽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况且民穷财尽,百姓饔餐不饱,没闲钱去养马骡。”
40、穷困潦倒穷困:贫穷、困难;潦倒:失意。生活贫困,失意颓丧。唐·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1、穷形尽相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也用来形容丑态毕露。晋 陆机《文赋》:“虽弃方而遁圆,期穷形而尽相。”
42、席门穷巷亦作“席门蓬巷”。形容所居之处穷僻简陋。唐·高适《行路难》诗:“东邻少年安所知?席门穷巷出无车。”
43、穷鸟入怀穷鸟:困窘的鸟;怀:投入怀抱。比喻处境困难而投靠别人。晋 孙盛《魏氏春秋》:“政投原曰:‘穷鸟入怀。’原曰:‘安知斯怀之可入邪?’”
44、穷途落魄落魄:失意的样子。比喻无路可走,潦倒失意。清·陈熙晋《临海集序》:“临海穷途落魄,幕府草檄,非必出于本心。”
45、层出不穷层:重复;层出:重复地出现;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有时喻指事物变幻之快。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二》:“天下之巧,层出不穷,千变万化,岂一端所可尽乎?”
46、归师勿掩,穷寇勿追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指特定情况下要防止敌人拼死反击,以免不测的牺牲。《孙子·军事》:“归师勿遏,师必阙,穷寇勿追。”
47、穷极思变指在穷困艰难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改变现状。宋·程颐:“热极生风,穷极思变。”
48、穷天极地比喻极边远之处。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元之盛时,外夷朝贡者千余国,可谓穷天极地,罔不宾服。”
49、词穷理绝同“词穷理尽”。《五灯会元·罗汉琛禅师法嗣·清凉文益禅师》:“师窘无以对,即放包依席下求决择。近一月馀,日呈见解,说道理。藏语之曰:‘佛法不恁么。’师曰:‘某甲词穷理绝也。’”
50、涸辙穷鱼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明·张凤翼《红拂记·天开良佐》:“失林飞鸟无投处,涸辙穷鱼转困苦。”
51、理屈事穷理:理亏;穷:尽。道理上被压服,事情已到了山穷水尽。南朝·宋·何承天《奏劾博士顾雅等》:“既被摧摄,二三日甫输帖,虽理屈事穷,犹闻义耻服。”
52、黩武穷兵滥用兵力,任意征讨。《周书 武帝纪论》:“若使翌日之瘳无爽,经营之志获申,黩武穷兵,虽见讥于良吏。”
53、穷形极相穷:尽,极;相:象。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也指丑态毕露。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1回:“破资财穷形极相,感知己沥胆披肝。”
54、遗患无穷穷:尽。留下无穷的祸患。形容后果极坏,影响严重。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1章:“万一堵截不住,岂非功亏一篑,遗患无穷?”
55、出奇无穷谓多出奇兵,多用奇计。比喻变化多端,使人难以捉摸。《史记·田单列传论》:“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
56、计穷力极见“计穷力竭”。明·冯梦龙《情史类略·东御史妓》:“妓曰:‘然则君将何往?’东谓:‘计穷力极,终还家,功名事终直之耳。’”
57、山穷水断见“山穷水尽”。北周·庾信《周兖州刺史宇文公神道碑》:“溪间峥嵘,岩崖豁险,山穷水断,马束桥飞。”
58、穷兵黩武穷:用尽;竭尽。黩:任意;轻率。出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三国 曹丕《车驾临江还诏三公》:“三世为将,道家所忌;穷兵黩武,古有所戒。”
59、君子固穷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60、穷源朔流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