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年硕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耆:古称六十岁为耆,泛指年高。硕:大。比喻年高而德望很重。
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海防》:“当今王大臣耆年硕德,虽不乏人,求其能深知水军事务,胆识俱优者,恐难其选。”
基础信息
拼音qí nián shuò dé
注音ㄑ一ˊ ㄋ一ㄢˊ ㄕㄨㄛˋ ㄉㄜˊ
繁体耆年碩惪
感情耆年硕德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德高的老年人。
近义词耆德硕老
英语of advanced years and noble character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路顺风(意思解释)
 - 犯言直谏(意思解释)
 - 避世离俗(意思解释)
 - 胆丧魂惊(意思解释)
 - 接三连四(意思解释)
 - 达地知根(意思解释)
 - 路见不平,拔剑相为(意思解释)
 - 唯我独尊(意思解释)
 - 败家子(意思解释)
 - 弄巧成拙(意思解释)
 - 百思不得其解(意思解释)
 - 先发制人(意思解释)
 - 天花乱坠(意思解释)
 - 拔十失五(意思解释)
 - 披荆斩棘(意思解释)
 - 男女平等(意思解释)
 - 身怀六甲(意思解释)
 - 万丈高楼平地起(意思解释)
 - 一败涂地(意思解释)
 - 大开眼界(意思解释)
 - 来者不善(意思解释)
 - 勤俭持家(意思解释)
 - 颠倒黑白(意思解释)
 - 一身五心(意思解释)
 - 外厉内荏(意思解释)
 - 两手空空(意思解释)
 - 开阶立极(意思解释)
 - 力屈势穷(意思解释)
 
※ 耆年硕德的意思解释、耆年硕德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方领圆冠 | 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为古代儒生的服饰。亦借指儒生。 | 
| 名落孙山 | 名字排在孙山后面。指考试未被录取;榜上无名。 | 
| 溜之乎也 | 溜走(讽刺的、风趣的说法)。 | 
| 劫后余生 | 劫:灾难。经历灾难之后幸存下来的人。 | 
| 飞来横祸 | 意外的灾祸。 | 
| 莞尔而笑 | 形容微笑的样子。 | 
| 节用爱民 | 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 
| 形容枯槁 | 身体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黄。枯槁:枯萎;枯干。 | 
| 兵革满道 | 兵:兵器;革:甲胄。兵器装备胡乱遗弃,塞满了道路。形容战祸伤亡惨重。 | 
| 老骥伏枥 | 骥:千里马;枥:马槽。伏枥:就着马槽吃食。老的千里马虽然趴在槽头吃食;但仍想奔驰千里。比喻人老了仍有雄心壮志。 | 
| 人千人万 | 形容人多。 | 
| 丢人现眼 | 丢脸,出丑。 | 
| 知命之年 | 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 
| 真伪莫辨 | 莫:不。真假分辨不清。 | 
| 赏善罚否 | 见“赏善罚恶”。 | 
| 反来复去 | 来回翻动。形容多次重复。 | 
|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 旧时俗语。意思是为了追求金钱,连生命都可以不要。 | 
| 之乎者也 | 古代汉语中常用的四个助词。原指浅近的字眼或文章;现多指用文言字眼作文说话;也借指文言文。 | 
|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 
|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 | 
| 人琴两亡 | 见“人琴俱亡”。 | 
| 糖衣炮弹 | 用糖衣裹着的炮弹。比喻反动派用腐蚀、拉拢、诱惑等手段向无产阶级进攻或进行颠覆活动。 | 
| 摘瑕指瑜 | 谓揭示优缺点。 | 
| 博物洽闻 |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 
| 恍然若失 | 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宁,不知如何是好。 | 
| 神仙中人 | 见“神仙中人”。 | 
| 饱食终日 | 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指无所作为。 | 
| 花马吊嘴 | 花言巧语地耍嘴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