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知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目不识书”。
出处:清·侯方域《豫省试第一》:“后赵石勒目不知书,然常使人读《汉书》,勒卧听之。”
基础信息
拼音mù bù zhī shū
注音ㄇㄨˋ ㄅㄨˋ ㄓ ㄕㄨ
繁体目不知書
感情目不知书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不识字。
近义词目不识书
反义词满腹经纶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拖浆带水(意思解释)
 - 汪洋自肆(意思解释)
 - 东海鲸波(意思解释)
 - 另辟蹊径(意思解释)
 - 大智若愚(意思解释)
 - 生不遇时(意思解释)
 - 朽木生花(意思解释)
 - 荆钗布裙(意思解释)
 - 力均势敌(意思解释)
 - 守正不回(意思解释)
 - 枪声刀影(意思解释)
 - 死而后已(意思解释)
 - 时日曷丧(意思解释)
 - 如有隐忧(意思解释)
 - 楚囚对泣(意思解释)
 - 终南捷径(意思解释)
 - 炮筒子(意思解释)
 - 七舌八嘴(意思解释)
 - 气义相投(意思解释)
 - 恶言泼语(意思解释)
 - 兰艾同焚(意思解释)
 - 十里长亭(意思解释)
 - 卖乖弄俏(意思解释)
 - 明人不做暗事(意思解释)
 - 忿然作色(意思解释)
 - 枕山栖谷(意思解释)
 - 一差半错(意思解释)
 - 安土重居(意思解释)
 
※ 目不知书的意思解释、目不知书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敦本务实 | 崇尚根本,注重实际。 | 
| 画荻丸熊 | 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 
| 磨杵成针 | 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 
| 物至则反 | 同“物极则反”。 | 
| 临危致命 | 在遇到危难时肯豁出性命。 | 
| 笔底超生 | 犹言笔下超生。超生:佛家语。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 
| 混应滥应 | 指随便答应别人的请求。 | 
| 飘风过耳 | 比喻对某件事情漠不关心或不当一回事。 | 
| 水佩风裳 | 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语本唐李贺《苏小小墓》诗:“风为裳,水为佩”。本写美人的妆饰。后用以形容荷叶荷花之状貌。 | 
| 残渣余孽 | 残渣:剩余的渣滓;孽:妖孽;指坏人。残存的坏人和恶势力。比喻在消灭或淘汰过程中剩下来的坏人。 | 
| 优柔无断 | 优柔:迟疑不决;断:决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 
| 以冰致蝇 | 致:招引。用冰块引苍蝇。比喻事情必难实现。 | 
| 耳闻目览 | 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 
| 以胶投漆 | 比喻相合而密不可分。 | 
| 年高有德 | 年纪大,品德好。 | 
| 头皮发麻 | 形容极其恐惧的感觉。 | 
| 罗敷有夫 | 旧指女子已有丈夫。 | 
| 花林粉阵 | 粉:脂粉。花香林脂粉阵。比喻成群的美女。 | 
| 举踵思望 | 举:抬起;踵:脚后跟;举踵:踮起脚跟。形容十分思念,抬起脚后跟张望。 | 
| 耳闻目见 | 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 
| 钦差大臣 | 过去指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现在用来讽刺从上级机关派到下面去的;不了解情况;也不进行调查研究就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人。 | 
| 事关重大 | 指事情关系着根本或全局 | 
| 树高招风 | 见“树大招风”。 | 
| 推崇备至 | 推崇:推重,敬佩。极其推重和敬佩。 | 
| 桃僵李代 | 同“李代桃僵”。原比喻兄弟友爱相助,后转用为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 
| 抛妻弃子 | 抛:丢弃。丢弃妻子儿女。形容逃难时的凄惨状况或分居两地的情景。 | 
| 蹇蹇匪躬 | 蹇,通“謇”。指为君国而忠直谏诤。亦作“蹇谔匪躬”。 | 
|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指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