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虱而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扪:摸。一面用手捉虱子,一面谈话。形容不拘细节,随便谈话。亦作“扪虱而谈”、“扪虱倾谈”。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王猛传》:“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基础信息
拼音mén shī ér yán
注音ㄇㄣˊ ㄕ ㄦˊ 一ㄢˊ
繁体捫虱而言
感情扪虱而言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谈吐从容。
近义词扪虱而谈
英语crack lice and talk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槌仁提义(意思解释)
 - 遗音余韵(意思解释)
 - 固守成规(意思解释)
 - 等而上之(意思解释)
 - 坚甲厉兵(意思解释)
 - 风驰雨骤(意思解释)
 - 深根固蒂(意思解释)
 - 分毫无爽(意思解释)
 - 避井入坎(意思解释)
 - 含垢匿瑕(意思解释)
 - 贫富不均(意思解释)
 - 饰情矫行(意思解释)
 - 吮疽舐痔(意思解释)
 - 千姿万态(意思解释)
 - 予末小子(意思解释)
 - 托凤攀龙(意思解释)
 - 昼阴夜阳(意思解释)
 - 不惜工本(意思解释)
 - 复子明辟(意思解释)
 - 旋乾转坤(意思解释)
 - 息怒停瞋(意思解释)
 - 恕己及人(意思解释)
 - 强本弱枝(意思解释)
 - 拈花摘草(意思解释)
 - 绘声绘形(意思解释)
 - 既冠之年(意思解释)
 - 施谋用智(意思解释)
 - 流风遗韵(意思解释)
 
※ 扪虱而言的意思解释、扪虱而言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 前脚后脚 | 比喻紧跟着。 | 
| 逆来顺受 |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 隳肝沥胆 |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 时至运来 |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 
| 永垂不朽 |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 
|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 语重心长 |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 
| 衣锦还乡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 海底捞月 |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 敷衍了事 |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 气象万千 |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 扶摇直上 |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 酒后茶余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 夷为平地 | 夷:拉平,铲平。铲平使成一块平地。 |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 
| 鱼死网破 |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指拼个你死我活。 | 
| 自命不凡 |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