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毛骨悚然毛骨悚然的意思
máosǒngrán

毛骨悚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毛:头发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样子。毛发竖起;脊骨透寒。形容非常恐惧惊骇。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2回:“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例子:黑夜一个人走在荒凉的原野上,忽而传来什么动物的叫声,令人毛骨悚然。


基础信息

拼音máo gǔ sǒng rán

注音ㄇㄠˊ ㄍㄨˇ ㄙㄨㄥˇ ㄖㄢˊ

正音“悚”,不能读作“sù”。

感情毛骨悚然是贬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恐惧。

辨析毛骨悚然和“胆战心惊”;都形容害怕、恐惧。但毛骨悚然语气重;并可用来形容非常冷;“胆战心惊”不用来形容冷;可表示内心的害怕和恐惧。

近义词不寒而栗、胆战心惊

反义词镇定自若、面无惧色

英语absolutely terrified

俄语волосы дыбом встáли

日语艖(み)の毛もよだつ

德语vor Angst eine Gǎnsehaut bekommen(jm stehen die Haare zu Berge)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毛骨悚然的意思解释、毛骨悚然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四面出击 形容工作全面展开,没有重点。
衣冠枭獍 相传枭是吃母的恶鸟,獍是吃父的恶兽。旧时比喻不孝的人。
审几度势 省察事机,揣度形势。
策名就列 书名于策,就位朝班。意指做官。
知音识趣 趣:情趣。形容朋友间十分了解、意趣相投。
一篑之功 篑:盛土的筐。指成功前的最后一筐土。比喻成功前的最后一份努力。
邪不伐正 见“邪不犯正”。
探口而出 犹言脱口而出。
毫厘丝忽 古代“分”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喻指极微细的事物。
千仇万恨 指数不清的仇恨。形容仇恨深。
革凡登圣 见“革凡成圣”。
留芳千古 一个人在历史上享有声望或给后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烘云讬月 见“烘云托月”。
日滋月益 见“日益月滋”。
冯驩弹铗 指怀才不遇或有才华的人希望得到恩遇。
英姿勃发 英勇威武,神采四溢。
沐日浴月 谓受日月光华的润泽。传说禹登南岳,获金简玉字之书,有文曰:“祝融司方发其英,沐日浴月百宝生。”
慌慌急急 慌:忙乱,恐慌。形容举止慌乱。
付之逝水 付:交给;之:它。扔在流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
使性傍气 见“使性谤气”。
握素怀铅 犹言握铅抱椠。
冲冠发怒 见“冲冠怒发”。
圆冠方领 冠:古代的帽子。圆形帽方领袍衫。古代儒生的冠服。指读书人。
蹈刃不旋 蹈:踩;刃:刀刃;旋:回旋。面临危险而不返回。
长辔远驭 用长缰绳远远地驾驭拉车的马。比喻远距离操纵,控制另外的人或物。
轩昂魁伟 魁伟:魁梧。气宇轩昂,体格壮大。
班衣戏采 相传老莱子七十岁时穿彩衣作儿戏以娱亲。后以“班衣戏采”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韶华如驶 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形容美好的春光如马飞驰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