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屡教不改屡教不改的意思
jiàogǎi

屡教不改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屡:多次;一次又一次;教:教育。经过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也作“累教不改”。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 戮子》:“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俊,因手刃之。”

例子:犯错误的人,出岔子极少数坚持错误、屡教不改的以外,大多数是可以改正的。(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基础信息

拼音lǚ jiào bù gǎi

注音ㄌㄩˇ ㄐ一ㄠˋ ㄅㄨˋ ㄍㄞˇ

繁体屢教不改

正音“教”,不能读作“jiāo”。

感情屡教不改是贬义词。

用法复句式;作定语;含贬义。

辨形“屡”,不能写作“缕”。

谜语讲课老一套

近义词执迷不悟、死不悔改、累教不改

反义词浪子回头、幡然悔悟

英语refuse to mend one's ways despite of repeated admonition

俄语неисправимый

日语何度戒(いまし)めても改(あらた)めない

德语unverbesserlich sein(sich nicht bessern wollen)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屡教不改的意思解释、屡教不改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不护细行 指不注意小节。
打抱不平 在双方争执中;主动介入;帮助受到欺压的人;打击实施强暴者。
福如山岳 岳:高大的山。形容福气像山一样高。
克丁克卯 做事认真,一丝不苛。
旌旗蔽空 旌旗:旗帜;蔽:遮蔽。旌旗繁多遮蔽天空。比喻军队阵容的盛大壮观
雕墙峻宇 同“峻宇雕墙”。
天高气清 清:清澄。指天空高远,气候清爽。
争荣夸耀 争荣誉炫耀自己。
仆仆道途 奔走于道路。形容途中劳顿。
惬心贵当 合情合理。
言之不尽 说也说不完。
礼多人不怪 对人多行礼仪,人不会怪罪。
随方逐圆 ①谓立身行事无定则。②根据物体的形状、地形的高低等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设计构造。
犁庭扫穴 犁平敌人的大本营,扫荡他的巢穴。比喻彻底摧毁敌方。
被发文身 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桂馥兰馨 桂:桂花;馥:香气;兰:兰草;馨:芳香。形容气味芳香。
人神共嫉 人与神都憎恨厌恶。极言民怨之甚。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
义胆忠肝 指为人正直忠贞。
逢机遘会 遭逢机会。
骨肉之情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关系。比喻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
形只影单 同“形单影只”。
一虎不河 《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原谓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以“一虎不河”比喻不顾一切。
扫地无余 同“扫地俱尽”。
狮威胜虎 胜:胜过,超过。狮子的威力超过老虎。比喻妇人十分悍妒。
运斧般门 犹言班门弄斧。
判若鸿沟 判:区别;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秦末是楚汉分界的一条河,比喻事物的界线。形容界限很清楚,区别很明显。
论世知人 犹言知人论世。谓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亦泛指鉴别人物,评论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