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难铸兵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临到危难时,方才铸造兵器。比喻平时不作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出处: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上二十》:“溺者不问队,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队,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临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
例子:《梁书·韦叡传》:“贼已至城下,方复求军,临难铸兵,岂及马腹。”
基础信息
拼音lín nàn zhù bīng
注音ㄌ一ㄣˊ ㄋㄢˋ ㄓㄨˋ ㄅ一ㄥ
繁体臨難鑄兵
感情临难铸兵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比喻平时不作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近义词临渴掘井
反义词有备而来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云过天空(意思解释)
- 背曲腰弯(意思解释)
- 连类比事(意思解释)
- 称兄道弟(意思解释)
- 众喣飘山(意思解释)
- 刻雾裁风(意思解释)
- 骨鲠在喉(意思解释)
- 麦饭豆羹(意思解释)
- 颠干倒坤(意思解释)
- 绿暗红稀(意思解释)
- 隔皮断货(意思解释)
- 一丁不识(意思解释)
- 春秋责备贤者(意思解释)
- 心宽体胖(意思解释)
- 神藏鬼伏(意思解释)
- 穷形尽相(意思解释)
- 乱扣帽子(意思解释)
- 千钧重负(意思解释)
- 大肆挥霍(意思解释)
- 淡而不厌(意思解释)
- 以石投水(意思解释)
- 出锋头(意思解释)
- 民情土俗(意思解释)
- 坐享其成(意思解释)
- 无所重轻(意思解释)
- 太阿之柄(意思解释)
- 愁眉苦眼(意思解释)
- 能言巧辩(意思解释)
※ 临难铸兵的意思解释、临难铸兵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传三过四 | 传闲话,说是非。 |
珠圆玉润 | 像珍珠那样浑圆;像美玉那样润泽。形容皮肤、歌喉;文笔等圆润而富有光彩。润:润滑;光滑。 |
千夫所指 | 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 |
事败垂成 | 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 |
红得发紫 | 形容一个人走红,受重视到了过分的程度。 |
不愧下学 | 愧:惭愧。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
墙倒众人推 | 墙已经倒了;大家还要再推一把。比喻当一个人失势时;大家都攻击他。 |
罪孽深重 | 孽:恶事;罪过。罪恶极重。也作“罪恶深重”。 |
体无完皮 | 同“体无完肤”。 |
典身卖命 | 典当身体,出卖性命。指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
鹤唳华亭 | 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 |
飙发电举 | 飙:暴风;举:起飞。形容声势迅猛。 |
末路之难 | 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艰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 |
散马休牛 | 《书 武成》:“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蔡沈集传引《乐记》:“武王胜商,渡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后称不兴战事为“散马休牛”。 |
出人意料 | 意料:事先对情况、结果等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之外。表示情况非同寻常。也作“出乎意料”、“出人意外”、“出人意表”。 |
黄发垂髫 |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 |
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 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
色艺双绝 | 色艺:容貌和技艺。姿色和技艺都绝无仅有,非常美妙。 |
胆丧魂消 | 同“胆裂魂飞”。 |
巷尾街头 | 指大街小巷。 |
无敌天下 | 天下都没有对手。 |
鱼与熊掌 | 语本《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比喻俱为所欲,难于取舍之物。 |
牛头马面 | 佛家语;指阎王手下的两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面像马。现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
油然而生 | 油然:自然地;不由地;生:发生;产生。多指某种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
溜须拍马 | 比喻讨好奉承。 |
一语道破 | 一句话就说穿(语:话;道:说)。比喻话说到了本质上或击中要害。 |
不足之处 | 不完善的地方。 |
言归正传 | 归:回到;正传:本题或正题。原为旧时小说常用的套语;把话回到正题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