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难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难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恋恋难舍见“恋恋不舍”。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五回:“子牙恋恋难舍,有两极仙翁上前言曰:‘子牙!机会难逢,时不可失;况天数已定,自难逃躲。你虽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时,自有上山之日。’”
2、义不辞难辞:推辞。道义上不容许躲开危难。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3、进退两难进和退都有困难。形容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元 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进退两难为。”
4、阎王好见,小鬼难当当:对着。和阎王比较好打交道,与阎王手下的小鬼很难沟通。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9回:“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
5、遇难呈祥碰到灾难也能化为吉祥。昆曲《十五贯》第七场:“若是想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找人能逢,谋事能成,赌钱能赢,起个数,便知分晓。”
6、多难兴邦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左丘明《左传 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7、碍难从命碍:妨碍;从:听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命令或吩咐。《三打祝家庄》第一幕第一场:“你回去复李大官人,本当将时迁放回,怎奈他是梁山贼党,碍难从命。”
8、众怒难犯,专欲难成专欲:一个人的欲望,众人的债怒不可触犯,一人的欲望难于实现。指不能违背多数人的意愿。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9、天步艰难天步:时运。国运艰难。《诗经·小雅·白华》:“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10、难鸣孤掌比喻力量单薄,难以成事。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时事·刘庸夫》:“在朝非守正不阿之臣,思兴利除害,奈随声附和者,讥不识时,则一薛居洲难鸣孤掌。”
11、难分难舍舍:放下;分:分离、分别。形容感情很好;不忍分离。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难舍难分,所以一直就在船上打了‘水公馆’。”
12、桀骜难驯谓凶悍倔强,难以驯服。《清史稿·土司传六·甘肃》:“故土官易制,绝不类蜀黔诸土司桀骜难驯也。”
13、先难后获难:艰难,劳苦;获:收获。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取得收获。比喻不坐享其成。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14、冰山难靠比喻不能长久的权势,难于依靠。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君辈倚杨右相如泰山,吾以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辈得无失所恃乎?”
15、千载难遇见“千载难逢”。清·吴下阿蒙《断袖篇·木工子》:“沉思良久,复偃卧其侧,周身玩视,慨然曰:‘如此佳儿,千载难遇。’”
16、排难解纷排:消除;难:危难;纷:纠纷。排除危难;调解纠纷。现多指调停双方争执;解决纷乱。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所贵于天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17、难伸之隐隐:隐衷,隐情。隐藏在内心深处难以说出口的隐衷。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姑娘也就难免有难伸之隐。”
18、千难万难犹言好不容易。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干功名千难万难,求身仕两次三番。”
19、逃灾避难避:躲开。逃脱灾害侵袭,避免罹难之祸。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似这等逃灾避难,倒不如奔井投河。”
20、远水难救近火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九回:“只是远水难救近火,可惜这间兴处店面没有货卖。”
21、皂白难分皂:黑。黑白很难分辨,比喻是非不易辨别。川剧《评雪辨踪》:“穿钉鞋的,你二天来,不要穿钉鞋,要穿草鞋嘛,免得我们秀才要评什么足迹,给他做个皂白难分。”
22、更仆难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
2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38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既来至此,焉有怯进之理?”
24、积习难改积习:长期养成的习惯。长期养成的习惯难以一下改正。巴金《<谈自己的创作>小序》:“真是积习难改,拿起笔,就像扭开了龙头,水荷荷地流个不停。”
25、难乎为情见“难以为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斯时也,伤春者有难乎为情之怨,寻胜者作无可奈何之歌。”
26、执经问难手捧经书,质疑问难。后多指弟子从师受业。《后汉书·儒林传序》:“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
27、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政体容易更改,本性难于变移,比喻生性风格或既成的事实难以改变。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28、同患难共生死指为了一定的目标共度患难,出生入死。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八节:“罗马虽属落城,大事今且未了,余不能舍吾同患难共生死之部下,吾且将有所为。”
29、月缺难圆比喻关系一旦破裂,就很难挽回。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7回:“你若不还我宝珠,我便放金蛟剪,那时月缺难圆。”
30、患难相恤恤:体恤,周济。遇到患难彼此互相救助,甚至不惜生命。《河南程氏文集》第11卷:“度乡村远近为伍保,使之力役相助,患难相恤,而奸伪无所容。”
31、罪责难逃因为犯罪,在法律上应承担的责任是难以逃却的。明·王守仁《批右江道移置凤化县南丹卫事宜呈》:“若其因循玩愒,隳绩废事,非独自败坏,抑且罪责难逃。”
32、白雪难和白雪:指楚国一首歌曲名。
33、众难群移众人心中都有疑难。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群疑满腹,众难塞胸。”
34、千灾百难多灾多难。梁遇春《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一)》:“这个记忆已很值得好好保存起来,作这千灾百难人生的慰藉。”
35、蔓草难除蔓草:蔓延生长的草。蔓生的草难于彻底铲除。比喻恶势力一经滋长,就难于消灭。《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36、患难相扶扶:支持,帮助。在忧患灾难中互相扶助。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一回:“我们虽异姓骨肉,必要患难相扶。”
37、善财难舍善财:原为释迦牟弟子名,后取“善”之“爱惜”意,指“爱惜钱财”。舍:施舍。指人爱惜钱财,不愿施舍于人。常用来讥讽人非常吝啬。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菩萨骂道:‘你这猴子!你便一毛也不拔,教我这善财也难舍。”
38、水覆难收覆:翻、倾倒。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唐·李白《妾薄命》:“雨落不上天,水覆最难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39、极重难返犹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弊端或某种局面难以改变。用于消极方面。清·顾炎武《日知录·苏松二府田赋之重》:“此固其极重难返之势,始于景定,讫于洪武,而征科之额,十倍于绍煕以前者也。”
40、众难群疑众人心中都有疑难。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群疑满腹,众难塞胸。”
41、避难趋易指避开困难的而拣容易的做。见“避难就易”。
42、肩背难望指难以相比,难以企及。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七卷:“则尤簪缨世胄,肩背难望者矣!”
43、心病难医医:医治。思想上的病不好医治。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29卷:“若与空王为弟子,莫教心病最难医。”
44、金革之难金革:兵器和铠甲;难:灾难。指战乱。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宋意传》:“帝躬服金革之难。”
45、滋蔓难图滋:滋长;蔓:繁生、蔓延。野草滋生,难以消除。比喻势力扩大了再要消灭就很困难。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元年》:“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46、漏卮难满卮:励酒器。渗漏的酒器难于盛满。多比喻权利的外溢。《淮南子·氾论训》:“今夫溜水足以溢壶榼,而江河不能实漏卮。”
47、器鼠难投器:用具。躲在器物旁边的老鼠难以捕捉。比喻坏人有了庇护就难以惩治。明·郑若庸《玉玦记·投贤》:“君言且英雠,他辙鱼方困,器鼠难投,小哥不要反了面。”
48、临难不苟苟:苟且。指遇到危难不苟且偷生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临难毋苟免。”
49、家贼难防家贼:家庭内部的小偷。家庭内部的小偷难以防备。形容内部的奸贼、隐患等难以察觉。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同安志祥师法嗣》:“问:‘家贼难防时如何?’师曰:‘识得不为冤。’”
50、心去难留去:离开。心已在别处,难以挽留。南朝梁·王僧孺《为姬人自伤》诗:“断弦犹可续,心去最难留。”
51、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江山:山川,河流;移:改变。改变人的本性比改变自然面貌还困难。强调人的习性是很难改变的。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可不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52、救难解危帮助陷入困境的人解除危难。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4回:“这两个女子,便都有些盗贼意思,不比前边这几个报仇雪耻,救难解危,方是修仙正路。”
53、遇难成祥碰到灾难也能化为吉祥。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愿他诸事如意,遇难成祥。”
54、躲灾避难躲:逃避;避:避开。闪躲与逃避灾难。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今日权且去沧州躲灾避难,早晚天可怜见,放你回来时,依旧夫妻完聚。”
55、因难见巧因:由于某种缘故;巧:巧妙。由于难而更显出技艺的巧妙。宋 欧阳修《六一诗话》:“得韵窄,则不复旁出,而因难见巧,愈险愈奇。”
56、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指将才难得。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陡恁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57、临难不恐临:到;难:灾难;恐:恐惧。遇到危难,一点也不惧怕。《韩非子 说疑》:“夫见利不喜,上虽厚赏无以劝之,临难不恐,上虽严刑无以威之,此之谓不令之民也。”
58、乡书难寄乡书:家书。家书很难寄回家中。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59、材大难用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后形容怀才不遇。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60、患难见知己只有经过共同的患难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余秋雨《霜冷长河·关于友情》:“他们说,患难见知己,烈火炼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