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民动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
出处:《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纪年之挽粟飞刍,继日而劳民动众,常烦漕运,不给供须。”
例子:明·李贽《复麻城人书》:“能使西夏叛卒不敢逞,能使叛卒一起即扑灭,不至劳民动众。”
基础信息
拼音láo mín dòng zhòng
注音ㄌㄠˊ ㄇ一ㄣˊ ㄉㄨㄥˋ ㄓㄨㄥˋ
繁体勞民動衆
感情劳民动众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兴师动众、劳师动众
反义词亲历亲为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叶知秋(意思解释)
- 齿牙为祸(意思解释)
- 祸乱滔天(意思解释)
- 青出于蓝(意思解释)
- 震耳欲聋(意思解释)
- 痛痛快快(意思解释)
- 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解释)
- 倾家荡产(意思解释)
- 声东击西(意思解释)
- 鸣锣开道(意思解释)
- 功亏一篑(意思解释)
- 舍安就危(意思解释)
- 度外之人(意思解释)
- 一手遮天(意思解释)
- 斩钉截铁(意思解释)
- 博通经籍(意思解释)
- 积不相能(意思解释)
- 引物连类(意思解释)
- 止戈为武(意思解释)
- 短褐不全(意思解释)
- 吠影吠声(意思解释)
- 服牛乘马(意思解释)
- 博学多闻(意思解释)
- 加官进爵(意思解释)
- 朝思暮想(意思解释)
- 救世主(意思解释)
- 嘴里牙多(意思解释)
- 中正无私(意思解释)
※ 劳民动众的意思解释、劳民动众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雕肝琢肾 | 比喻写作的刻意锤炼。 |
| 千锤打锣,一锤定声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 缺衣少食 | 衣食不足。指贫穷。亦作“缺食无衣”。 |
| 肆言无惮 | 惮:怕,畏惧。毫无顾忌地胡说。 |
| 高世之才 | 高世:超出世人。超出世俗的才干。 |
| 咫尺威颜 | 同“咫尺天颜”。 |
| 气噎喉堵 | 喉咙被堵噎了。形容喘不过气。 |
| 一迭连声 | 迭:重复。一遍又一遍接连地说。 |
| 将取固予 | 见“将夺固与”。 |
| 祸枣灾梨 | 旧时印书,多用枣木梨木刻板。比喻滥刻无用的书。 |
| 尽地主之谊 | 地主:当地的主人;谊:通“义”。尽本地主人应尽的义务,指招待外地来客。 |
| 灵心慧性 | 聪慧的天资。 |
| 区区之心 | 区区;微小。微不足道的一点看法或观点。 |
| 黄茅白苇 | 连片生长的黄色茅草或白色芦苇。形容齐一而单调的情景。 |
| 鹗心鹂舌 | 鹗:鱼鹰;鹂:黄莺。比喻嘴甜心狠,阴险狡诈。 |
| 恩恩爱爱 | 形容夫妻感情深厚或骨肉亲情。 |
| 一芹之微 | 芹:芹菜。像芹菜这样微薄。指自己的礼品微薄。 |
| 舛讹百出 | 舛:错乱。讹:错误。错乱的地方很多。一般指书籍的写作或印制不精。 |
| 推轮捧毂 | 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 |
| 无所依归 | 没有依靠和归宿。 |
| 仁柔寡断 | 谓柔弱而缺乏主见。 |
| 莼鲈之思 | 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
| 怀敌附远 | 怀:来,使亲近。对敌人采取怀柔政策,使远方之人来归附。 |
| 杀威棒 | 旧时为压倒犯人的气焰,用棍棒打刚抓到或解到的犯人的腿或臀部。借指灭人威风的工具或手段。 |
| 搭桥牵线 | 搭桥:架设桥梁;牵线:指从中介绍。比喻为促成某事而做中介工作。 |
| 额手相庆 | 见“额手称庆”。 |
| 满目青山 | 形容景色美好或形势大好。 |
| 形影相亲 | 形:形体;影:身影。像形体和影子相互不可分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