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善荐贤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基础信息
拼音jǔ shàn jiàn xián
注音ㄐㄨˇ ㄕㄢˋ ㄐ一ㄢˋ ㄒ一ㄢˊ
繁体舉善荐賢
感情举善荐贤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举贤荐能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浓翠蔽日(意思解释)
 - 诡形怪状(意思解释)
 - 出丑放乖(意思解释)
 - 一家之辞(意思解释)
 - 顿足搓手(意思解释)
 - 修文演武(意思解释)
 - 扒高踩低(意思解释)
 - 矩矱绳尺(意思解释)
 - 高低贵贱(意思解释)
 - 福至性灵(意思解释)
 - 识多才广(意思解释)
 - 呵笔寻诗(意思解释)
 - 小怯大勇(意思解释)
 - 应规蹈矩(意思解释)
 - 寻根拔树(意思解释)
 - 剖心坼肝(意思解释)
 - 功臣自居(意思解释)
 - 漠不关情(意思解释)
 - 相呴以湿(意思解释)
 - 冰柱雪车(意思解释)
 - 多贱寡贵(意思解释)
 - 即温听厉(意思解释)
 - 再做道理(意思解释)
 - 疾足先得(意思解释)
 - 群而不党(意思解释)
 - 秋毫不犯(意思解释)
 - 勤慎肃恭(意思解释)
 - 眇乎其小(意思解释)
 
※ 举善荐贤的意思解释、举善荐贤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升山采珠 | 到山上去采珍珠。比喻办事的方向、方法错误,一定达不到目的。 | 
| 深奸巨猾 | 犹老奸巨猾。 | 
| 七生七死 | 见“七死七生”。 | 
| 鱼肠尺素 | 指书信。 | 
| 食不暇饱 | 暇:空闲。没有空好好吃饭。形容整日忙碌,连吃饭也没空。 | 
| 谢家活计 | 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与从弟谢惠连俱以诗文着称,见《宋书·谢惠连传》。后遂以“谢家活计”喻指赋诗。 | 
| 珠联玉映 | 同“珠联璧合”。 | 
| 履险如夷 | 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 
| 痒磨树者 | 因为痒而在树上磨蹭的。 | 
| 凄风寒雨 | 见“凄风苦雨”。 | 
| 引古喻今 | 征引古代史实或文献来喻说当前的现实。 | 
| 渊涓蠖濩 | 见“渊蜎蠖伏”。 | 
| 挑针打眼 | 苛评,带有一定程度的敌意的批评或评论。 | 
| 虎口扳须 | 扳:拉。从老虎嘴边拔胡须。比喻冒极大的风险。 | 
| 眩目震耳 | 眩:眼花,迷乱;眩目:耀眼。形容色彩繁多使人眼花,声音巨大震耳欲聋。 | 
| 兴利剔弊 | 剔:剔除;弊:弊端,害处。兴办有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 
| 悲喜兼集 | 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 
| 出夷入险 | 出入于安危之中。 | 
| 东差西误 | 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错误。形容办事不得力。 | 
| 分条析理 | 形容言谈有条有理,深刻精辟。 | 
| 众好必察 | 众好:大家喜爱。大家都喜欢的不一定就好,必须加以考查,才可以确认。 | 
| 诈痴佯呆 | 谓假装痴呆。 | 
| 漫不加意 | 犹漫不经心。 | 
| 出奇取胜 | 见“出奇制胜”。 | 
| 悬壶于市 | 悬壶:行医。在集市上挂牌行医。 | 
| 憎爱分明 | 憎:恨。恨什么,爱什么,界限清楚,态度鲜明。 | 
| 赃货狼藉 |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 
| 邀功希宠 | 求取功名和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