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从连衡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从:通“纵”;衡:通“横”。指联合抗敌。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
例子: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
基础信息
拼音hé zòng lián héng
注音ㄏㄜˊ ㄗㄨㄥˋ ㄌ一ㄢˊ ㄏㄥˊ
繁体合従連衡
感情合从连衡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联合抗敌。
近义词合从连横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衣食住行(意思解释)
- 贯通融会(意思解释)
- 厌难折冲(意思解释)
- 千里迢迢(意思解释)
- 哀鸿遍野(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意思解释)
- 同仇敌忾(意思解释)
- 恩断义绝(意思解释)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意思解释)
- 水底摸月(意思解释)
- 一举两得(意思解释)
- 再接再厉(意思解释)
- 改朝换代(意思解释)
- 独臂将军(意思解释)
- 骄兵之计(意思解释)
- 兵强马壮(意思解释)
- 风木含悲(意思解释)
- 郑重其事(意思解释)
- 身不由己(意思解释)
- 始终不易(意思解释)
- 骂天扯地(意思解释)
- 小题大作(意思解释)
- 命蹇时乖(意思解释)
- 脱颖而出(意思解释)
- 独善吾身(意思解释)
- 甲乙丙丁(意思解释)
- 善气迎人(意思解释)
- 精神抖擞(意思解释)
※ 合从连衡的意思解释、合从连衡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撑岸就船 | 比喻颠倒主从,不合情理。 |
配享从汜 | 旧时以孔子门徒及某些所谓“名儒”附属于孔子者一并受祭,称配享从汜。 |
毫不动摇 | 丝毫也不会改变意志。 |
龙吟虎啸 | 吟:鸣、叫;啸:兽类长声吼叫。像龙一样长鸣;像虎一样咆哮。原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现多比喻吟诵的声音抑扬顿挫。也用以形容响声洪大;气势盛大。 |
不相闻问 | 闻问:通消息,通音讯。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
归师勿掩,穷寇勿追 | 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指特定情况下要防止敌人拼死反击,以免不测的牺牲。 |
边尘不惊 | 边:边境;惊:震动。比喻边境安定无战事。 |
冠履倒施 | 冠:帽子;履:鞋子。比喻上下颠倒,尊卑不分。 |
一往无前 | 形容勇猛地、无畏地一直向前进(一往:一直向前进;无前:前面没有东西能阻挡)。 |
邪说异端 | 邪说:有害的学说;异端:不正统。指和正统思想不同的有害的学说或指荒诞不经的道理。 |
不令而信 | 令:命令;信:信服。不用三令五申能使之遵守服从。 |
涎脸饧眼 | 嬉皮笑脸,挤眉弄眼。形容轻佻相。 |
得其所哉 | 所:处所;哉;语气词。得到了合适的地方。 |
避烦斗捷 | 指避开烦难而比赛简捷。 |
枯骨之馀 | 谓将死之人。 |
神丧胆落 | 形容心神极为惊恐不安。 |
胆战心摇 | 同“胆战心惊”。 |
不惜代价 | 为得到某种东西或实现某个目标而不吝惜付出钱物、精力等。 |
策马扬鞭 | 本义是举起马鞭驱赶马儿,驱马快速前行。引申义是比喻做好充分准备,快速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 |
话不投机 | 投机:意见相合。指意见或观点看法等不一致;说不到一起。 |
动人心魄 | 魄:迷信者指依附人形体而存在的精神。形容使人感动或令人震惊。 |
触目如故 | 触目:目光所及。故:旧的,过去的,本来的。满眼看到的都是过去的老样子。 |
开台锣鼓 |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的开头部分。也比喻一个事件的开头。 |
言必有物 | 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 |
生杀之权 | 生:叫人活;杀:叫人死。操纵着叫人生或死的权力。形容权力很大。 |
湛湛青天 | 湛湛:厚重的样子。比喻正义和公正。 |
白驹过隙 | 白驹:白色的少壮马;喻指太阳;过隙:经过缝隙。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现指日影在缝隙前一扫而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
筑室道谋 | 自己造房子;却跟过路的人商量。比喻作事没有主见。道:道路;谋:咨询;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