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合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合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计合谋从谓计谋合乎君上之意而被采纳。汉·蔡邕《释诲》:“计合谋从,己之图也;勋绩不立,予之辜也。”
2、前俯后合
3、中外合璧中西合璧。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这长苗子是我们中国原有的,如今搀在这德国操内,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一个中外合璧。”
4、合盘托出指全部显露或说出。清 李光庭《乡言解颐 地部 婚姻》:“鄙夫欣羡之眼,败家妇不足之心,合盘托出。”
5、道合志同谓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三国·魏·曹植《陈审举表》:“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至陋也。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谟神通。”
6、千载一合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时机。形容机会极其难得。同“千载一时”。《汉书 王襃贾传》:“上下俱欲,欢然交欣,千载一合,论说无疑。”
7、切合实际指想法或做事合乎实际情况。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做一切工作,必须切合实际。”
8、针芥之合同“针芥相投”。清·方文《赠孟六玕明序》诗:“近前一语忽大笑,针芥之合良非轻。”
9、五合六聚比喻屡次聚合到一起。《史记·春申君列传》:“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王之威亦单矣。”
10、信口开合比喻随口乱说一气。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
11、攒零合整攒:聚,凑集。把零碎的拼凑成整数。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庄院里攒零合整,收拾的这几两银子粜米。”
12、雾集云合形容众多的事物聚集在一起。《晋书·舆服志序》:“张曜日之灵旄,骈罗列布,雾集云合者也。”
13、六合之内六合:天地及东南西北。指天下。《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存。”
14、情投契合同“情投意合”。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两下挑灯对坐,彼此倾心吐胆,各道生平志愿,情投契合,遂为至交。”
15、天作之合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形容婚姻美满称心。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诗经 大雅 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16、和合双全和:和谐。祝贺新婚夫妇终生和谐,白头偕老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回手又把腕上的一幅金镯子褪下来,给他带上,圈口大小,恰如合式,说:‘和合双全的罢!’”
17、离合悲欢泛指别离、团聚、悲哀、喜悦的种种遭遇和心态。明 陆采《明珠记 提纲》:“佳人才子古难并,苦离分,巧完成,离合悲欢只在眼前生。”
18、合衷共济犹言同心协力。谢彬《民国政党史》第四节:“进步党亦感两党提携之必要,故遇事胥能合衷共济。”
19、天缘凑合天缘:自然的机缘。旧时认为男女结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属巧合。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四折:“这婚姻是天缘凑合。”
20、契合金兰契合:投合。金兰:指朋友间相处信诚。形容朋友间意气相投,感情深厚。亦作“契若金兰”。明·汪廷讷《狮吼记·赏春》:“自合与老爷情投胶漆,契合金兰。”
21、论高寡合言论高超,投合者少。
22、纠合之众指纠集起来的百姓。《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
23、合而为一两个或更多的事物合成一个。西汉 司马迁《史记 春申君列传》:“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敛之。”
24、合家欢指全家老小都到场的场面或合拍的照片。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当日连杨衙小夫人张氏都请过来,做个合家欢筵席,这一场欢喜非小。”
25、意气相合意气:志趣和性格。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诗:“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26、中西合璧璧:古代玉器。指兼有中国和外国优点的事物。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咱们今天是中西合璧……这边底下是主位;密司忒萨坐在右首,他同来这刘先生坐在左首。”
27、云合景从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随从者之多。汉 贾谊《过秦论》: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8、蜂合蚁聚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前蜀 杜光庭《中和周天醮词》:“蠢彼不庭,敢违天道……欲恃其蜂合蚁聚之势,仗锄耰白挺之徒,垂二十年不宾睿化。”
29、情孚意合同“情投意合”。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我如今却和你眷恋日久,情孚意合,却不恁地理会。”
30、貌离神合谓表面上不同而实质上一致。清·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纵送激射,同符《史》、《汉》,貌离神合,精彩夺人。”
31、钿合金钗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唐 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32、蜂屯乌合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宋 王禹偁《贺圣驾还京表》:“蕞尔林胡,无名内侮,蜂屯乌合,鼠窃狗偷;必想边民夺挺以殴攘,亭长持绳而絷缚。”
33、志同道合形容彼此志向相同;信仰、志趣一致。志:志向;道:道路;信仰。晋 陈寿《三国志 陈思王植传》:“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
34、合情合理符合情理。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1章:“黄为民心情显得轻松,觉得周祺这个人很可爱,既有原则,又能合情合理地帮助他解除思想包袱。”
35、合从连衡从:通“纵”;衡:通“横”。指联合抗敌。《战国策·秦策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
36、日月合璧指地球进入太阳与月球之间或月球进入地球与太阳之间所发生的现象。“日月合璧”在朔发生日食,在望发生月食。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
37、同尘合污谓行为同于流俗之人,合于污浊之世。明·李贽《藏书·大臣传·狄仁杰》:“同尘合污,与世委蛇。”
38、落落难合原形容事情很邈远,很难实现。后也形容为人孤僻,不易合群。《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39、珠连璧合①指日月、五星同时出现于天的一方。语本《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谓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时,七曜皆会聚斗、牵牛分度,夜尽如合璧连珠也。”②泛指日月五星普照天下。语本《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谓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时,七曜皆会聚斗、牵牛分度,夜尽如合璧连珠也。”
40、同志合道志:志趣;道:道路。志趣相同,意见一致。清·方望溪《兵部尚书法公墓表》:“始知公忠孝发于至诚,体国忧民,常恨未得同志合道人,相与辅成治教。”
41、闭合自责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同“闭合思过”。《汉书何并传》:“诩(严诩)本以孝行为官,谓掾史为师友,有过辄闭合自责,终不大言。”
42、外合里应外面攻打,里面接应。《前汉书平话》上卷:“高皇大喜,既便来日准备外合里应,拿捉陈豨。”
43、切合时宜十分符合当时的需要或潮流
44、土洋结合把简单的设备或技术同现代化的设备或技术结合起来。凌叔华《古韵》:“天津是中国北方的商业中心,漫步街头,西式或土洋结合的简陋店铺比比皆是。”
45、反经合道见“反经合义”。明·徐渭《女状元》第一出:“此正教做以叔援嫂,因急行权;矫诏诛羌,反经合道。”
46、同心合意同“同心一意”。东汉·班固《汉书·匡衡传》:“朕嘉与君同心合意,庶几有成。”
47、持权合变以权宜之计适应已经变化的局面。清·梅曾亮《答朱丹木书》:“阁下前任剧邑,治悍民,不尚黄老;今官督粮道,乃尚黄老,此持权合变才也。”
48、同心合胆见“同心共胆”。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八回:“若丞相肯放回去,就当招安本部人马,同心合胆,方可归顺。’”
49、金钗细合金钗和钿合。传说中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的信物。唐·陈鸿《长恨歌传》:“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导之;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又命戴步摇,垂金璫。”
50、志同气合志趣相同,意见一致。宋·曾敏行《独醒杂志》第四卷:“逢原每不乐补之所为,而墨花实不逮,唯长于平远,遇志同气合者始为作之。”
51、貌合情离指两个人表面合得来,实际上感情不合。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5回:“虽克竭敬爱,而貌合情离,与从夫之义悖矣。”
52、镜圆璧合比喻圆满。清·陈瑞生《再生缘》第72回:“乞万岁开一线之恩,赐归皇甫,俾使患难婚姻遂得镜圆璧合。”
53、里应外合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与里面接应相结合。元 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二折:“小官须索整点英雄将士,里应外合擒拿他,有何不可也。”
54、齐心合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55、蜂合豕突如群蜂聚集,似野猪奔突。比喻众人杂沓会合,横冲直撞。明 刘基《春秋明经 公会齐侯楚人败徐于娄林》:“今不然矣,中国之虚实在楚人目中矣!于是荆户乘广之旅,蜂合豕突以败徐于娄林。”
56、外合里差比喻口是心非。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6回:“你说你恁行动,两头戳舌献勤,出尖儿,外合里差。”
57、牵合附会犹言牵强附会。宋·李纲《灾异论》:“某异见,则某事为之符,其说牵合附会,迂阔而难信。”
58、承嬗离合继承演变。
59、貌合行离见“貌合神离”。晋·葛洪《抱朴子·勤求》:“口亲心疏,貌合行离。”
60、合从连横从:通“纵”;横:通“衡”。泛指纵横捭阖的手段。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约从连横,兵革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