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沆瀣一气沆瀣一气的意思
hàngxiè

沆瀣一气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沆瀣:夜间的水气。这里指唐僖宗时;担任主考官的崔沆;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所以有人开玩笑;将他俩的单名连起来是“沆瀣”两字。指“沆”、“瀣”两人连成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出处:宋 钱易《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例子:皓东的敏锐活泼,和胜佛的豪迈灵警,两雄相遇,尤其沆瀣一气。(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


基础信息

拼音hàng xiè yī qì

注音ㄏㄤˋ ㄒ一ㄝˋ 一 ㄑ一ˋ

繁体沆瀣一氣

正音“沆”,不能读作“kēng”、“kàng”。

感情沆瀣一气是贬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辨形“沆”,不能写作“沉”;“气”,不能写作“起”。

近义词同流合污、狼狈为奸

反义词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精诚团结

英语collaborate in evildoing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沆瀣一气的意思解释、沆瀣一气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缄口不言 缄:封闭;言:说话。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
丰取刻与 丰:多;刻:刻薄;与:给予。取之于民的多,用之于民的少。多形容残酷地剥削。
荒唐无稽 稽:考查。十分荒唐,不可凭信。
目眦尽裂 目眦:眼眶。眼眶都瞪裂了。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斗量筲计 用斗量,用筲计。形容数量很多。
骥子龙文 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
销声敛迹 犹言销声匿迹。
排斥异己 排斥:排除;驱逐;异己:同自己意见不合的人;一般指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有严重分歧或敌对的人;比喻排挤、清除与自己意见不合或利害冲突的人。又作“排除异己。”
任贤使能 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拍马溜须 比喻谄媚奉承。
尺寸之地 尺寸:形容数量少。面积狭小的封地。
感人心脾 见“感人肺肝”。
拿一手 摆架子;要挟。
菩萨心肠 菩萨的慈悲胸怀。比喻心地仁慈。
日中必移 同“日中则昃”。
德胜头回 德,通“得”。回,同“回”。宋明话本、通俗小说的引首。
狗吠之警 比喻轻微的惊动或扰乱。
德尊望重 见“德高望重”。
胜负兵家之常 兵家:军事家。胜利或失败是军事家常遇到的事情。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妖孽:妖魔鬼怪。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
龙蛇飞舞 见“龙蛇飞动”。
灸艾分痛 比喻兄弟友爱。
皇天有眼 皇天:上天。老天爷长着眼睛公正对待世事。
摆龙门阵 闲谈,聊天,讲故事。
规贤矩圣 谓效法圣贤。
天老地荒 见“天荒地老”。
河落海干 比喻一点不剩。
流血成河 形容被杀的人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