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大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如诏今制诰等。引申为经典性著述。
出处:宋 汪藻《<苏魏公集>序》一时高文大册,悉出其手。”
例子:方欲以高文大册自鸣天子之前,而又溘然长往矣。清·汪琬《<归震川先生年谱>后序》
基础信息
拼音gāo wén dà cè
注音ㄍㄠ ㄨㄣˊ ㄉㄚˋ ㄘㄜˋ
繁体高文大冊
感情高文大册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经典性著作。
近义词高文典册、高文典策
英语order by imperial decree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势不容缓(意思解释)
- 扳辕卧辙(意思解释)
- 惩羹吹虀(意思解释)
- 幕天席地(意思解释)
- 虚掷光阴(意思解释)
- 付之流水(意思解释)
- 左对孺人,顾弄稚子(意思解释)
- 魂销肠断(意思解释)
- 晨参暮礼(意思解释)
- 遵养待时(意思解释)
- 随寓而安(意思解释)
- 诸如此例(意思解释)
- 絺辞绘句(意思解释)
- 文东武西(意思解释)
- 略迹论心(意思解释)
- 大卸八块(意思解释)
- 横三竖四(意思解释)
- 朴讷诚笃(意思解释)
- 庸言庸行(意思解释)
- 宫墙重仞(意思解释)
- 代越庖俎(意思解释)
- 损人益己(意思解释)
- 享帚自珍(意思解释)
- 深奥莫测(意思解释)
- 烟火之警(意思解释)
- 晰毛辨发(意思解释)
- 街谈市语(意思解释)
- 捐躯济难(意思解释)
※ 高文大册的意思解释、高文大册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背义负恩 | 指背弃道义,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
| 权宜之计 | 权:姑且、暂且。宜:适宜。计:计谋、办法。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 |
| 当断不断 | 指应该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
| 因势利导 | 因:循;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推动。 |
| 落叶知秋 | 一看到落到地上的黄叶;就知道秋天来临了。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 |
| 经年累月 | 经:经历;经年:成年;累:积累;累月:连月。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形容经历很长时间。 |
| 径情直行 | 随着意愿,顺利地得到成功。 |
| 古是今非 | 古代、现在的是非得失。指评论从古到今的功过曲直。 |
| 遗物忘形 | 泯灭物我界限,谓舍弃外在形式,精神进入忘我境界。 |
| 沉痼自若 | 沉痼:积久难治的疾病。比喻积久难改的习俗或嗜好没有改变。 |
| 罪该万死 | 罪孽深重;判一次死刑还不足以抵罪。(万死:死一万次)。 |
| 飞升腾实 | 飞:飞扬;腾:上升。指名声和实际都好。 |
| 甘心首疾 | 甘心:情愿,乐意;首:头;疾:病,引申为痛。想得头痛也心甘情愿。形容男女之间相互思念的痴情。 |
| 后发制人 | 发:发动;制:控制、制服。指先让对方动手;抓住其弱点之后;再一举反击以战胜对方。指后发动制服人的措施。 |
| 登峰造极 | 登:上;峰:山顶;造;达到;极:最高点。攀登到山峰的顶点。比喻学问、成就等达到了最高的境地。也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
| 倒悬之苦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同“倒悬之急”。 |
|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 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
| 应弦而倒 | 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形容射箭技艺高超。 |
| 指鹿为马 | 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 |
| 沧海桑田 | 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 |
| 倒屣相迎 | 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
| 见义勇为 | 义:正义;勇:勇敢;为;做。见到正义的事情勇于去做。 |
| 道路侧目 | 侧目:侧目而视。在路上相遇,不敢交谈,以目示意。形容政治黑暗暴虐。 |
| 声气相通 | 彼此串通,互通消息。 |
| 夏虫语冰 | 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
| 将功赎罪 | 将:用;拿;赎:抵尝;弥补。拿功劳来抵偿罪过。 |
| 满目凄凉 | 所见的全是凄惨冷落的景象。 |
| 来龙去脉 | 来龙:龙头之所在。过去看风水的人把山脉比作一条龙;认为从头到尾都像血脉似的连贯着;可以看出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比喻事情前后关联的线索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