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奉为圭臬奉为圭臬的意思
fèngwéiguīniè

奉为圭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尊崇信奉某些人;某些事物或言论;并且作为必须遵守的准则。圭:测日影的仪器。臬:圭上南北两端的标杆。圭臬:比喻标准或法则。

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三公者,余俱尝亲灸,奉为圭臬,何敢妄生议论。”

例子:适应之说,迄今学人犹奉为圭臬。(鲁迅《坟 人之历史》)


基础信息

拼音fèng wéi guī niè

注音ㄈㄥˋ ㄨㄟˊ ㄍㄨㄟ ㄋ一ㄝˋ

繁体奉為珪臬

正音“奉”,不能读作“pěng”;“为”,不能读作“wèi”;“圭”,不能读作“wā”。

感情奉为圭臬是中性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指十分信奉。

辨形臬,不能写作“白木”。

辨析奉为圭臬与“奉若神明”有别:奉为圭臬可当作行为准则;“奉若神明”重在崇奉膜拜的程度;有盲目信奉的意思。多含贬义。

近义词奉若神明、奉为楷模

反义词视如敝屣、视如草芥

英语regard as the standard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奉为圭臬的意思解释、奉为圭臬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拿班作势 装模作样。
欺人眼目 用欺骗的手段骗取别人的信任。
铜筋铁骨 如铜一样的筋,如铁一样的骨。比喻十分健壮的身体。也指能负重任的人。
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指公开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陷害劫难于防备。亦作“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客客气气 指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风云不测 比喻变幻莫测的局势。
发引千钧 一根头发系着千钧重的东西。比喻极危急。
寒花晚节 寒花:寒天的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不以词害意 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土鸡瓦犬 用泥捏的鸡,用瓦做的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
舌剑唇枪 舌如剑,唇象枪。形容争辩激烈,言词锋利,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一倡三叹 《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谓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聪明一世 表示一个人一辈子聪明。
谏争如流 谏争:争同“诤”,直言相劝。劝谏的话如同流水一样,滔滔不绝。
一夫荷戟,千人莫当 荷:扛;戟:古兵器。一个人把着关口,一千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
冲云破雾 冲破云层,突破迷雾。比喻突破重重障碍和困难。
有口难分 分:分辩。有嘴难分辩。形容难分辩清楚。
涣若冰消 犹言涣然冰释。
分庭抗礼 庭:庭院;抗:对等;相当;抗礼:行平等的礼。古时宾客和主人相见;分别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以平等地位相待。后比喻对方以平等或对等的关系相处;不分上下。有时比喻互相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
吐丝自缚 比喻自己的所作所为阻碍了自己的行动自由。
损有余补不足 减少多余的,补充欠缺的。
流言惑众 流言:无根据的话。指制造谣言以欺骗、迷惑群众。
慧心妙舌 聪明的心灵,巧妙的口才。
移宫换羽 宫、羽:古代乐曲中的两种曲调名。原指乐曲换调。后也比喻事情的内容有所变更。
旷世奇才 旷世:当代没有能相比的。指当代少见的奇才。
菟裘归计 菟裘:地名,山东泰安东南。比喻准备告老还乡或退隐。
绿肥红瘦 绿:指叶;红:指花;肥:长得旺;瘦:枯萎。草木绿叶茂盛而花朵却萎凋稀少。形容暮春景色。
覆巢无完卵 覆:翻倒。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比喻灭门大祸,无一幸免。又比喻整体毁灭,个体也不能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