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不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方正:品行正直;阿:阿谀,诌媚。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出处:《明史·王徽传》:“有方正不阿者,即以为不肖,而朝夕谗谤之,日加浸润,来免改疑。”
基础信息
拼音fāng zhèng bù ē
注音ㄈㄤ ㄓㄥˋ ㄅㄨˋ ㄜ
感情方正不阿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为人品行正直。
近义词刚正不阿
反义词阿谀逢迎
英语frank and straightforward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含荼茹毒(意思解释)
- 进贤兴功(意思解释)
- 腹中甲兵(意思解释)
- 怅然自失(意思解释)
- 得不偿丧(意思解释)
- 乍入芦圩,不知深浅(意思解释)
- 横蛮无理(意思解释)
- 遣词立意(意思解释)
- 后福无量(意思解释)
- 抢地呼天(意思解释)
- 茵席之臣(意思解释)
- 发号出令(意思解释)
- 弥山遍野(意思解释)
- 三脚两步(意思解释)
- 悬河注水(意思解释)
- 收兵回营(意思解释)
- 大事铺张(意思解释)
- 辞不意逮(意思解释)
- 噤口捲舌(意思解释)
- 遗寝载怀(意思解释)
- 卓然不群(意思解释)
- 情恕理遣(意思解释)
- 器二不匮(意思解释)
- 旧雨新知(意思解释)
- 食不重味(意思解释)
- 白璧三献(意思解释)
- 惜香怜玉(意思解释)
- 铜驼草莽(意思解释)
※ 方正不阿的意思解释、方正不阿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熔于一炉 | 熔化在同一个洪炉内。比喻多种事物相互间结合紧密;浑然一体;难解难分。 |
| 下车作威 | 原指封建时代官吏一到任,就显示威风,严办下属。后泛指一开头就向对方显示一点厉害。 |
| 柱石之寄 | 寄:寄托。比喻国家委以重任,寄托很大的希望。 |
| 回禄之灾 | 回禄:传说中的火神。指火灾。 |
| 枝叶相持 | 比喻相互扶助。 |
| 盈则必亏 | 盈:圆。亏:缺。月圆的时候就是月缺的时候。形容物极必反。 |
| 病风丧心 | 风:通“疯”,疯狂。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 |
| 行则思义 | 行:行动;义:公正。行动时要考虑是否合乎正义。 |
| 惹祸招殃 | 给自己引来麻烦。同“惹祸招灾”。 |
| 识昧高卑 | 识:见识;昧:昏暗。不懂得高下尊卑。 |
| 卧榻之侧,岂容酣睡 | 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 |
| 磨礲砥砺 | 见“磨砻砥砺”。 |
| 三翻四覆 | 三、四:形容次数之多。翻、覆:反复。形容变化很多;反复无常。。 |
| 时异势殊 | 谓时代、情势等都已起了变化。 |
| 移有足无 | 指用多余的部分弥补不足的部分。 |
| 铁石心肝 | 见“铁石心肠”。 |
| 指画口授 | 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形容详细地解说。 |
| 不知所厝 | 同“不知所措”。 |
| 席卷八荒 | 席卷: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卷起;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形容力量强大,控制整个天下。 |
| 小儿破贼 | 比喻年纪轻就建立功业。 |
| 冯生弹铗 | 见“冯驩弹铗”。 |
| 阻兵安忍 | 阻:倚仗;阻兵:仗恃手握兵权;安忍:安于做残忍的事情。形容行凶作恶而有恃无恐。 |
| 鱼游沸釜 | 同“鱼游釜中”。 |
| 死乞白赖 | 谓纠缠不休。 |
| 衣不兼彩 | 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
| 凤楼龙阙 | 形容华美的宫阙楼台。 |
| 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 从我手里得到的东西,又从我手里失去。比喻兴败无常或得失相抵。 |
| 耆宿大贤 | 耆:老。指有名望有学问的老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