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天地,感鬼神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动:感动;感:感动。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出处:金·元好问《陶然集诗序》:“诗之极致,可以动天地,感鬼神。”
例子:清·朱彝尊《高舍人诗序》:“诗之为教,其效至于动天地,感鬼神。”
基础信息
拼音dòng tiān dì,gǎn guǐ shén
注音ㄉㄨㄥˋ ㄊ一ㄢ ㄉ一ˋ,ㄍㄢˇ ㄍㄨㄟˇ ㄕㄣˊ
繁体動天地,感鬼神
感情动天地,感鬼神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感人的事迹等。
近义词动天地,泣鬼神
英语very moving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赏贤罚暴(意思解释)
 - 吊古寻幽(意思解释)
 - 横眉冷眼(意思解释)
 - 经风雨,见世面(意思解释)
 - 伯仁由我而死(意思解释)
 - 酸文假醋(意思解释)
 - 火烧眉毛(意思解释)
 - 蚕绩蟹匡(意思解释)
 - 装葱卖蒜(意思解释)
 - 首尾不顾(意思解释)
 - 鼓腹含哺(意思解释)
 - 鸿篇巨制(意思解释)
 - 泥多佛大(意思解释)
 - 委肉虎蹊(意思解释)
 - 活到老,学到老(意思解释)
 - 心香一瓣(意思解释)
 - 重气徇名(意思解释)
 - 侯王将相(意思解释)
 - 钟漏并歇(意思解释)
 - 浃背汗流(意思解释)
 - 雄心勃勃(意思解释)
 - 地上天官(意思解释)
 - 只鸡絮酒(意思解释)
 - 东跑西颠(意思解释)
 - 九行八业(意思解释)
 - 生齿日繁(意思解释)
 - 贵官显宦(意思解释)
 -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意思解释)
 
※ 动天地,感鬼神的意思解释、动天地,感鬼神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势不容缓 | 势:情势;容:容许;缓:延缓,耽搁。比喻情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 
| 扳辕卧辙 | 扳:通“攀”;辙:车迹。拉住车辕,躺在车道上挡车。指挽留眷恋好官。 | 
| 惩羹吹虀 | 羹:浓汤;虀:通“齑”,咸菜。被热羹烫过的人,吃凉菜也要吹一吹。比喻鉴于以往的教训,遇事过分小心,该做的不敢做或举措失当。 | 
| 幕天席地 | 幕:帐幕。把蓝天当作帐幕;把大地当作“铺席”。形容胸襟旷达开阔;也形容野外的生活情景。 | 
| 虚掷光阴 | 虚掷:白白地扔掉。把时光白白地扔掉。形容虚度岁月。 | 
| 付之流水 | 付:交给;之:它。扔在流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 | 
| 左对孺人,顾弄稚子 | 孺人:对妇女的尊称,借指妻子;稚子:幼儿。左边对着妻子,右边看顾小孩。指家庭生活。 | 
| 魂销肠断 | 见“魂销目断”。 | 
| 晨参暮礼 | 早晚参拜。 | 
| 遵养待时 | 同“遵养时晦”。 | 
| 随寓而安 | 见“随遇而安”。 | 
| 诸如此例 | 许多像这样的事例。 | 
| 絺辞绘句 | 雕琢文辞,修饰章句。 | 
| 文东武西 | 汉初叔孙通定的朝仪,文官位东,武官位西。指文武官员的排列位次。 | 
| 略迹论心 | 撇开表面的事实而评论其用心。 | 
| 大卸八块 | 指把完整的事物分成若干小块。 | 
| 横三竖四 | 犹言横七竖八。 | 
| 朴讷诚笃 | 为人朴实敦厚,不善言词。 | 
| 庸言庸行 | 指平平常常的言行。 | 
| 宫墙重仞 | 宫:宫殿;重:多;仞:古代长度单位,周时为八尺,汉时为七尺。比喻学问渊博,不可企及。 | 
| 代越庖俎 | 《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成玄英疏:“庖人,谓掌庖厨之人,则今之太官供膳是也。尸者,太庙中神主也。祝者,则今太常太祝是也,执祭版对尸而祝之,故谓之尸祝也。樽,酒器也。俎,肉器也。”后因以“代越庖俎”比喻越出本分,代行其事。 | 
| 损人益己 | 犹损人利己。 | 
| 享帚自珍 | 语出《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比喻物虽微劣,而自视为宝。 | 
| 深奥莫测 | 高深不易了解。 | 
| 烟火之警 | 烟火:烽火。烽火的警报。指发生战事。 | 
| 晰毛辨发 | 连毛发也能清楚地分辨。形容析理入微。 | 
| 街谈市语 |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指群众舆论。 | 
| 捐躯济难 | 捐躯:牺牲生命;济:救助。牺牲生命,以解救国家的危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