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陟幽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出处:《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孔传:“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
例子:昔尧舜氏不下席而天下理者,盖黜陟幽明能折中尔。唐·陈子昂《上军国利害事·出使》
基础信息
拼音chù zhì yōu míng
注音ㄔㄨˋ ㄓˋ 一ㄡ ㄇ一ㄥˊ
感情黜陟幽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官场。
近义词黜幽陟明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欢娱嫌夜短(意思解释)
 - 人荒马乱(意思解释)
 - 火尽灰冷(意思解释)
 - 德深望重(意思解释)
 - 灰不溜丢(意思解释)
 - 皇皇不可终日(意思解释)
 - 白浪掀天(意思解释)
 - 江湖医生(意思解释)
 - 一十八般兵器(意思解释)
 - 不汲汲于富贵(意思解释)
 - 昂头阔步(意思解释)
 - 左支右调(意思解释)
 - 情孚意合(意思解释)
 - 耿耿在怀(意思解释)
 - 感慨万端(意思解释)
 - 将无做有(意思解释)
 - 如埙如箎(意思解释)
 - 苟且因循(意思解释)
 - 故宫离黍(意思解释)
 - 泼天大祸(意思解释)
 - 棋高一着(意思解释)
 - 老而不死是为贼(意思解释)
 - 挟贵倚势(意思解释)
 - 独清独醒(意思解释)
 - 执迷不反(意思解释)
 - 恒河一沙(意思解释)
 - 翻然悔悟(意思解释)
 - 霜露之感(意思解释)
 
※ 黜陟幽明的意思解释、黜陟幽明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毁瓦画墁 | 打碎屋瓦,涂灭已画好的田地界线。比喻一种无益不害的行为。 | 
| 用钱如水 | 花钱像流水一样。形容用钱没有节制。 | 
| 天灾地变 | 自然界发生的灾害变异。 | 
| 断壁残垣 | 倒塌了的墙壁,形容残破的景象。 | 
| 讳败推过 | 讳:隐瞒。隐瞒失败,推托过失。 | 
| 昼警暮巡 | 白天黑夜警戒。比喻防范严密。 | 
| 锦衣绣袄 |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指华丽的衣服。 | 
| 避世墙东 | 指隐居于市井贩夫之中。 | 
| 星流电激 | 激:急疾。像流星飞驰,闪电疾逝。形容迅疾。 | 
| 蜕故孳新 | 蜕:脱去;孳:新芽。指去旧生新。 | 
| 遁迹销声 | 谓隐居不出。 | 
| 精奇古怪 | 形容十分奇特,不同一般。 | 
| 毒魔狠怪 | 凶恶残忍的妖魔鬼怪。 | 
| 急风骤雨 | 急剧的风雨。常用以形容声势浩大而迅猛。 | 
| 烟霏雨散 | 形容众多。 | 
| 扬清厉俗 | 发扬清操,激励世俗。 | 
| 尘垢粃糠 | 灰尘和污垢,谷粃和米糠。喻卑微无用之物。 | 
| 禽奔兽遁 | 遁:逃跑。鸟兽奔逐逃避。比喻人奔波追逐。 | 
| 瞽言刍议 | 瞽:瞎眼;刍议:草野平民的言论。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 | 
| 温凊定省 | 冬温夏凊、昏定晨省的省称。谓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语本《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 
| 视而弗见,听而弗闻 | 视:看。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听到了当作没听见 | 
| 鲁卫之政 | 语出《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鲁是周朝周公的封国,卫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两国的政治情况也像兄弟一样差不多。因以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 | 
| 利令智惛 | 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形容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 | 
| 履穿踵决 | 鞋子破了,露出脚后跟。形容很贫苦。 | 
| 闭目塞聪 | 聪:听觉敏锐,这里指听觉。闭着眼睛,堵住耳朵。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亦作“闭目塞听”、“闭明塞聪”、“闭目掩耳”。 | 
| 知疼着热 | 形容对人十分关心爱护(多指亲人)。 | 
| 苦口恶石 | 石:古代石针。比喻逆耳而有益的规劝 | 
| 徇国忘身 | 指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徇:为国献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