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国忘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徇:为国献身。
出处:唐 白居易《赠裴垍官制》:“故太子宾客裴垍,忠正恭慎,佐予为理,事君尽礼,徇国忘身。”
例子:那些徇国忘身的英雄们,他们的英名和事迹将流芳百世。
基础信息
拼音xùn guó wàng shēn
注音ㄒㄨㄣˋ ㄍㄨㄛˊ ㄨㄤˋ ㄕㄣ
繁体徇國忘身
正音“徇”,不能读作“xún”。
感情徇国忘身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辨形“徇”,不能写作“询”。
近义词舍生忘死、舍己为人
反义词自私自利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无得无丧(意思解释)
- 施恩布德(意思解释)
- 功垂竹帛(意思解释)
- 表里山河(意思解释)
- 为人师表(意思解释)
- 披沥肝膈(意思解释)
- 积习难改(意思解释)
- 贫穷潦倒(意思解释)
- 大慈大悲(意思解释)
- 风言风语(意思解释)
- 仙风道气(意思解释)
- 死心眼儿(意思解释)
- 拔宅飞升(意思解释)
- 胜读十年书(意思解释)
- 两虎共斗(意思解释)
- 三战三北(意思解释)
- 伯玉知非(意思解释)
- 浓荫蔽日(意思解释)
- 挥毫落纸(意思解释)
- 尽思极心(意思解释)
- 不可摸捉(意思解释)
- 斗怪争奇(意思解释)
- 一字一珠(意思解释)
- 滴露研珠(意思解释)
- 簸土扬沙(意思解释)
- 囊底智(意思解释)
- 号令如山(意思解释)
- 猫鼠同眠(意思解释)
※ 徇国忘身的意思解释、徇国忘身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反听收视 | 不听不视。指不为外物所惊扰。 |
亭台楼阁 | 泛指建造在园林庭院中供游憩欣赏的建筑。 |
以柔制刚 | 以:用。柔:柔和。制:制服。刚:刚强。用柔和的办法去制服刚强的。 |
乱首垢面 | 犹蓬头垢面。 |
天差地别 | 形容差别很大,相差甚远。 |
一场误会 | 指一次错怪别人。 |
败俗伤化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应有尽有 | 应该有的都有。形容十分齐备。 |
枯木逢春 | 枯:枯萎;木:树木;逢:遇上。枯树遇上春天又有了生机。比喻经历挫折又获得生机。 |
无可无不可 | 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 |
有钱使得鬼推磨 | 推磨:指辛苦劳累的工作。形容金钱万能。 |
唯心主义 | 物质世界是意识、精神的产物,意识、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哲学观点。 |
一语中人 | 中:中伤。以一句话中伤人。 |
冷嘲热讽 | 冷嘲:冷言冷语;尖刁刻薄的风凉话;热讽:辛辣难忍的讽刺语。用尖锐、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 |
以一当十 | 一个人可抵挡十个人。形容以少胜多;英勇善战。 |
气势磅礴 |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 |
俭故能广 | 平素俭省,所以能够富裕。 |
百依百顺 | 依:依从;顺:顺从。事事都依从别人。形容一味顺从而不问是非。 |
独一无二 | 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
不可避免 | 指不能使不发生的事情。 |
词不达意 | 达:表达。语言或文辞不能确切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也作“文不逮意”、“辞不达意”。 |
一板一眼 | 板;眼: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比喻做事有条理;合规矩;不马虎。也比喻做事死板;不知灵活变动。 |
砭庸针俗 | 砭:古代治病用的石针,治疗。救治凡庸鄙陋。 |
梦中说梦 | 原为佛家语,比喻虚幻无凭。后也比喻胡言乱语。 |
五风十雨 |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
千古罪人 | 形容犯的罪永远被人记着 |
乱作胡为 | 犹胡作非为。 |
苍黄翻覆 | 苍:青色;苍黄:青色和黄色;反覆:反复无常。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