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无拾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道不拾遗”。
出处:《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商贾重宝,单车露宿,牛马放牧,道无拾遗。”
例子:自是内部肃然不言,咸称其有神,道无拾遗。《隋书·艺术传·韦鼎》
基础信息
拼音dào wú shí yí
注音ㄉㄠˋ ㄨˊ ㄕˊ 一ˊ
繁体道無拾遺
感情道无拾遗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好的社会风气。
近义词道不拾遗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失时机(意思解释)
 - 匆匆忙忙(意思解释)
 - 怨离惜别(意思解释)
 - 不假思索(意思解释)
 - 爱礼存羊(意思解释)
 - 等闲视之(意思解释)
 - 露头露脸(意思解释)
 - 有意无意(意思解释)
 - 初写黄庭(意思解释)
 - 俗下文字(意思解释)
 - 无拘无束(意思解释)
 -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意思解释)
 - 西山日薄(意思解释)
 - 同甘共苦(意思解释)
 - 忧心忡忡(意思解释)
 - 忍辱负重(意思解释)
 - 东谈西说(意思解释)
 - 器小易盈(意思解释)
 - 长吁短叹(意思解释)
 - 诽誉在俗(意思解释)
 - 春风满面(意思解释)
 - 赤身露体(意思解释)
 - 兴致勃勃(意思解释)
 - 业绍箕裘(意思解释)
 - 一德一心(意思解释)
 - 倒戈卸甲(意思解释)
 - 触类而通(意思解释)
 - 骨颤肉惊(意思解释)
 
※ 道无拾遗的意思解释、道无拾遗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资藉豪富 | 资藉:家产。指家财产业极为富有。 | 
| 犯颜敢谏 |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 
| 狠愎自用 | 愎:倔强;自用:主观臆断。凶狠顽固,独断专行。 | 
| 乐极悲生 | 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 
| 根蟠节错 | 犹言盘根错节。 | 
| 衣帛食肉 | 衣:穿。穿锦衣,吃肉食。形容生活富裕。 | 
|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 报:报复,抵偿。指对造成冤枉、仇恨的人进行报复,使其作出抵偿。 | 
| 盗怨主人 | 比喻奸恶的人怨恨正直的人。同“盗憎主人”。 | 
| 气凌霄汉 | 气:勇气,精神;霄汉:天空。形容勇敢的气魄很盛或气势宏大。 | 
| 天崩地坼 | 崩:倒塌;坼:裂开。象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 | 
| 比屋可诛 | 比屋:一屋挨一屋,家家;诛:杀戮。家家都可杀戮,世风日下,恶人众多。 | 
| 憬然有悟 | 憬然:觉悟的样子。有所觉悟。 | 
| 罚当其罪 | 罚:处罚,惩罚。所作处罚和所犯罪行相当。 | 
| 泰来否往 | 否、泰:《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尽头。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 
| 神清气朗 | ①形容人心神清爽。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 
| 悃质无华 | 华:浮夸。至诚而不虚浮。形容真心诚意,毫不虚假。 | 
| 龙跃鸿矫 | 喻高举远逝。 | 
| 深沟高壁 | 沟:壕沟。深挖沟和高筑墙。指坚固的防御工事。 | 
| 敷衍搪塞 | 做事马马虎虎应付一下,塞责了事。 | 
| 大肆宣传 | 极力宣传使大家知道。 | 
| 鸿隐凤伏 | 比喻贤才不遇。 | 
| 椎心饮泣 | 犹言椎心泣血。 | 
| 文房四物 | 见“文房四宝”。 | 
| 玉石同碎 | 犹玉石俱焚。 | 
| 燕跃鹄踊 | 形容迅捷威猛。 | 
| 风云变态 | 变态:改变常态。风云改变常态。形容诗文变化多姿。 | 
| 屈身辱志 | 屈:降低。降低自己的人格,改变自己的心志。 | 
| 儗不于伦 | 见“儗非其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