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匠不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大匠: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斫;砍削。高明的匠人不用斧头砍削。比喻居高位的人不逞小智,不代下司职。
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公》:“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计,大兵不寇。’”
基础信息
拼音dà jiàng bù zhuó
注音ㄉㄚˋ ㄐ一ㄤˋ ㄅㄨˋ ㄓㄨㄛˊ
感情大匠不斫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优孟衣冠(意思解释)
- 不拘细节(意思解释)
- 膏唇岐舌(意思解释)
- 投山窜海(意思解释)
- 抚掌击节(意思解释)
- 无恶不为(意思解释)
- 吉人自有天相(意思解释)
- 退藏于密(意思解释)
- 断金零粉(意思解释)
- 另眼相看(意思解释)
- 道不举遗(意思解释)
- 天高听下(意思解释)
- 左右逢原(意思解释)
- 囤积居奇(意思解释)
- 弃邪从正(意思解释)
- 专心一意(意思解释)
- 若有所丧(意思解释)
- 惹草沾花(意思解释)
- 点纸画字(意思解释)
- 止渴饮鸩(意思解释)
- 日出三竿(意思解释)
- 不悱不发(意思解释)
- 文身翦发(意思解释)
- 上不得台盘(意思解释)
- 所到之处(意思解释)
- 烹龙庖凤(意思解释)
- 轻怜重惜(意思解释)
- 横拦竖挡(意思解释)
※ 大匠不斫的意思解释、大匠不斫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自投网罗 | 投:进入。比喻自己进入圈套送死。 |
疐后跋前 | 疐:同“踬”,颠踬;跋:踏,踩。比喻进退两难。 |
趔趔趄趄 | 身子歪斜,行路不稳的样子。 |
知安忘危 | 只知道过太平日子而忘记了危险的时候。 |
如汤化雪 | 汤:热水。像热水浇在雪上。形容十分容易。 |
睚眦之嫌 | 睚:眼眶;眦:眼角;睚眦:生气瞪眼。别人瞪眼这样小的怨恨。 |
孤舟独桨 | 喻单独行动,没人帮助。 |
意广才疏 | 意:意愿,志向。志向远大,但才能浅薄。指志大才疏。 |
跌脚拌手 | 受到阻碍或牵制,不能放手去干事。 |
以为口实 | 口实:话柄。作为谈话的资料。指作为指责、攻击或嘲笑的话柄。 |
修辞立其诚 | 诚:真心实意。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
变炫无穷 | 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
神术妙法 | 术:手段,策略。神妙莫测的计策。 |
昏愦胡涂 | 昏愦:昏乱。形容头脑糊涂,不明事理。 |
有害无利 | 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
碌碌庸庸 | 碌碌:辛苦,繁忙;庸庸:平庸。指平庸而忙碌的人或平庸的生活方式。 |
前危后则 | 前人的危亡,后人应引以为戒。犹言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
不得违误 | 公文用语,不得违反命令,耽误公事。 |
怀恶不悛 | 悛:悔改。心藏奸恶,不思悔改。 |
众望所属 | 望:期望。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 |
舞文巧诋 | 玩弄文字,诋毁构陷。 |
冁然而笑 | 冁然:笑的样子。高兴地笑起来。 |
抔土巨壑 | 抔土:一掬土,形容很少。一抔土填不满巨大的深沟。形容得少失多,两者悬殊。 |
惊起梁尘 | 《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后因以“惊起梁尘”形容歌声高妙动人。 |
独竖一帜 | 同“独树一帜”。 |
磨杵作针 | 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 |
迁延羁留 | 见“迁延稽留”。 |
失魂荡魄 | 形容心意烦乱,精神恍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