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荛之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
出处:《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例子:但军旅之事,容当陆续奉献,刍荛之见,供将军斟酌可否。(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七章)
基础信息
拼音chú ráo zhī jiàn
注音ㄔㄨˊ ㄖㄠˊ ㄓ ㄐ一ㄢˋ
繁体芻蕘之見
感情刍荛之见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自谦。
近义词刍荛之言
反义词远见卓识
英语my rustic remarks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意思解释)
- 拔赵帜易汉帜(意思解释)
- 土埋半截(意思解释)
- 釜中之鱼(意思解释)
- 言无枝叶(意思解释)
- 鸟得弓藏(意思解释)
- 咬菜根(意思解释)
- 一丝半粟(意思解释)
- 骐骥一毛(意思解释)
- 洒心更始(意思解释)
- 穷巷陋室(意思解释)
- 巧伪趋利(意思解释)
- 颊上添毫(意思解释)
- 力所不及(意思解释)
- 秀色可餐(意思解释)
- 安于磐石(意思解释)
- 余韵绕梁(意思解释)
- 万红千紫(意思解释)
- 死而复生(意思解释)
- 墙花路柳(意思解释)
- 韩海苏潮(意思解释)
- 引商刻羽(意思解释)
- 多钱善贾(意思解释)
- 上下为难(意思解释)
-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意思解释)
- 甘贫守分(意思解释)
- 忍辱偷生(意思解释)
- 不知者不罪(意思解释)
※ 刍荛之见的意思解释、刍荛之见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投梭之拒 | 见“投梭折齿”。 |
言文刻深 | |
积露为波 | 比喻积少成多。 |
纲常扫地 | 纲常:三纲五常;扫地:比喻破坏无余。指纲纪、人伦等封建伦理道德破坏无余。 |
炙鸡渍酒 | 指以棉絮浸酒,晒干后裹烧鸡,携以吊丧。后遂用为不忘恩的典实。 |
虚席以待 | 空着位置等待。 |
听而无闻,视而无见 | 视:看。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听到了当作没听见 |
缓急相济 | 缓:和缓,舒缓;急:危急,急迫。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 |
移气养体 | 改变气质和保养身体。 |
江东独步 | 江东:长江东部地区;独步:独一无二。泛指杰出人才。 |
敛发谨饬 | 敛:收集;发:散发;谨饬:认真仔细。指对粮食、物资的收集与发放认真仔细。 |
驭凤骖鹤 | 驾凤骑鹤。指仙道飞升。 |
可歌可涕 | 可:值得;歌:歌颂,赞扬。值得歌颂赞美并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
殷天动地 | 殷:震动。震天动地,形容声音很大。 |
极情纵欲 | 竭力满足自己的情感和贪欲而不加节制。 |
三等九般 | 同“三等九格”。 |
同敝相济 | 犹同恶相济。 |
衣锦过乡 | 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 |
累见不鲜 | 形容数量多,见怪不怪。 |
祸福无门 | 无门:没有定数;不是天意。灾祸与好运的来临全不是命中注定的;全是人们自己招引来的。 |
鼠目麞头 | 见“鼠目麞头”。 |
花枝招颤 | 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同“花枝招展”。 |
一日三省 | 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
自古东丁 | 东丁:象声词,石洞中泉水下滴的声音。比喻某件事情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老规矩。 |
妙舞清歌 | 美妙的舞蹈,清越的歌声。 |
招降纳款 | 招:招引;纳:接纳;款:投诚。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扩充势力。 |
趁风转帆 | 趁:乘便;帆:船桅上的布篷。比喻根据情势的变化行事。 |
要死不活 | 半死不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