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韦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贾山传》:“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而使后世不绝息。”
例子:相府开筵,常聚些布衣韦带。(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基础信息
拼音bù yī wéi dài
注音ㄅㄨˋ 一 ㄨㄟˊ ㄉㄞˋ
繁体布衣韋帶
感情布衣韦带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补语;借指穷困的书生。
近义词白衣秀士
英语scholars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长枕大被(意思解释)
- 聊以塞责(意思解释)
- 改行为善(意思解释)
- 恻隐之心(意思解释)
- 床头捉刀人(意思解释)
- 山川米聚(意思解释)
- 拔刀相向(意思解释)
- 掎挈伺诈(意思解释)
- 跌跌滚滚(意思解释)
- 解衣推食(意思解释)
- 实不相瞒(意思解释)
- 半面之旧(意思解释)
- 贞风亮节(意思解释)
- 举仇举子(意思解释)
- 如潮涌至(意思解释)
- 死不要脸(意思解释)
- 阴霾密布(意思解释)
- 七十二行(意思解释)
- 亡立锥之地(意思解释)
- 头痒搔跟(意思解释)
- 屈谷巨瓠(意思解释)
- 饿虎逢羊(意思解释)
- 凤鸣鹤唳(意思解释)
- 越瘦秦肥(意思解释)
- 北宫婴儿(意思解释)
- 走马章台(意思解释)
- 三十六着,走为上着(意思解释)
- 臧穀亡羊(意思解释)
※ 布衣韦带的意思解释、布衣韦带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一般无二 | 完全一样,没有一点儿不同。 |
| 励精求治 | 振奋精神,尽力设法治好国家。 |
| 文武兼济 | 兼:并。文才与武艺兼具于一身,能文能武。 |
| 福与天齐 | 齐:同,并。形容福运极佳。 |
| 捉影追风 | 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凿依据,随意而行。 |
| 云屯星聚 | 同“云屯雨集”。 |
| 三薰三沐 | 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
| 幺弦孤韵 | 谓小曲的音韵,与具备各种乐曲乐器的大乐相对。 |
| 村歌社舞 | 指民间歌舞。 |
| 通观全局 | 通:全、遍。把事情整个地加以考虑、谋划。 |
| 利害攸关 | 利害所关。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
| 问柳评花 | 比喻狎妓。 |
| 超群拔类 | 超出众人,在同辈中拔尖。 |
| 骇人视听 | 使人目见耳闻感到震惊。 |
| 遗簪堕珥 | ①《史记·滑稽列传》:“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后以“遗簪堕珥”形容欢饮而不拘形迹。②指遗落、丢弃簪子珥珰。亦指遗弃的簪珥。 |
| 携家带口 | 携带家眷,指受家眷的拖累。 |
| 艳如桃李,冷如霜雪 | 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 |
| 壹倡三叹 | 指一人歌唱,三人应和。 |
| 捉风捕月 | 见“捉影捕风”。 |
| 摇唇鼓舌 | 鼓舌:嚼舌头;指诡辨。摇动嘴唇;鼓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 |
| 伶牙俐嘴 | 伶:通“灵”,灵活;俐:聪明、乖巧。形容为人机灵,能说会道。 |
| 两眼漆黑 | 比喻十分陌生 |
| 杂然相许 | 杂然:纷纷地;许:赞同。纷纷地表示赞成。 |
| 愣眼巴睁 | 愣:呆,失神。由于吃惊而眼发直。 |
| 鞫为茂草 | 谓杂草塞道。形容衰败荒芜的景象。 |
| 絺章绘句 | 雕琢文辞,修饰章句。 |
| 咏嘲风月 | 同“咏月嘲风”。 |
| 走斝飞觞 | 斝、觥:古代酒器。形容宴饮气氛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