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带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带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连日带夜见“连日继夜”。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我们的平射炮》:“半个月来,连日带夜地赶着设计图样,左眼又红肿起来了,我点上眼药,扎起手帕,继续工作。”
2、裙带关系裙带:比喻妻女、姊妹的亲属。指相互勾结攀援的妇女姻亲关系。宋·赵昇《朝野类要》卷三:“亲王南班之婿,号曰西宫,即所谓郡马也,俗谓裙带头官。”
3、带金佩紫金:金印。紫:紫绶。带着金印,佩着紫绶。形容地位非常显赫。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
4、拖泥带水拖着泥带着水。比喻说话、作文不简洁;做事不干脆利落。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主人勤拳,带累阇梨,拖泥涉水。”
5、缝衣浅带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
6、革带移孔形容身体因老病而日惭消瘦。《南史·沈约传》:“言已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
7、衣宽带松形容人消瘦。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一字字更长漏永,一声声衣宽带松。别恨离愁,变成一弄。”
8、局骗拐带诈骗财物,诱拐孩子。
9、桑枢韦带《庄子 让王》:“原宪居鲁……桑以为枢。”汉贾山《至言》:“夫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桑枢,桑木的门轴。韦带,无饰的皮革腰带。后因以“桑枢韦带”形容贫家寒士。《庄子·让王》:“原宪居鲁……桑以为枢。”汉贾山《至言》:“夫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
10、披星带月顶着星月奔走。形容早出晚归或夜行。唐·吕岩《七言绝句》:“击剑夜深归甚处,披星带月折麒麟。”
11、行常带经行:走;经:经书。走路经常携带经书。形容人好学。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传》:“行常带经,止息则诵习之。”
12、峨冠博带峨:高;博:宽阔。高高的帽子;宽宽的衣带。后比喻穿着礼服。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13、带砺河山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如衣带,泰山像磨刀石。这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旧时表示所封爵位传之久远。含有江山永固之义。亦作“带河厉山”,“带砺山河”。元·刘致《水仙操·为平章南谷公寿福楼赋》:“朱帘画栋倚穹苍,带砺河山接四王。”
14、拾带重还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见宋丁用晦《芝田录 裴度》。后以喻拾到财物,物归原主,不占为己有。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见宋·丁用晦《芝田录·裴度》。
15、夹枪带棒指言语中暗藏讽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又不像是恼我,又不像是恼二爷,夹枪带棒,终久是个什么主意?”
16、河带山砺河:黄河;带:衣带;山:泰山;砺:磨刀石。黄河像条衣带,泰山像块磨刀石。比喻经历的时间久远。北周·宇文道《庾信集序》:“河带山砺,贻厥于后。”
17、拖男带女带领着男儿女儿。多形容旅途的辛苦或生计的艰难。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就是我这师傅,不辞年高路远,拖男带女而来,他也是为好。”
18、沾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办事不干脆。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授曲》:“一有字迹,则沾泥带水,有不如无矣。”
19、阻山带河靠山环河。指形势险要。《汉书 项籍传》:“秦民失望。于是韩生说羽曰:‘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肥饶,可都以伯。’”
20、披麻带索犹披麻带孝。元·高明《琵琶记·蔡公逼试》:“老贼!你年七八十岁,也不识做孝。披麻带索便是孝。”
21、束带结发束系衣带,挽起发髻。谓出仕。唐·韩愈《争臣论》:“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
22、梨花带雨象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唐 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23、粘皮带骨形容言行不干脆,不爽快。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我是一刀两断的性子,不学那粘皮带骨。”
24、轻裘大带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腰带。形容从容闲适《灵应传》:“轻裘大带,白玉横腰,而森罗于阶下者,其数尤多。”
25、含牙带角亦作“含牙戴角”。有牙有角,形容兽类。《淮南子·兵略训》:“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爪后距。”
26、以点带面用一个单位或地方的成功经验来带动许多单位或成片地区的工作。竺可桢《一年来的综合考察》:“考虑全面布局,因此是点面结合,以点带面。”
27、连皮带骨连皮肤及骨头一起。比喻全部。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我只愿这会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来你们瞧见了,然后连皮带骨一概都化成一股灰。”
28、不绝如带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儿就要断掉的带子一样。《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
29、紫袍玉带紫袍:古代公服,唐代规定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服紫袍;玉带:唐宋官员所用玉饰腰带,以区分官阶高低。穿紫袍,系玉带。比喻高官。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三折:“户列簪缨姓字香,紫袍玉带气昂昂。”
30、衣不解带解带:解开衣带,指脱衣。因事过度操劳,以致不能脱衣安睡。也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多指对长辈)。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7回:“任凭少奶奶衣不解带,目不交睫,无奈大少爷寿元已尽。”
31、披裘带索形容衣着粗陋。西汉·刘向《新序·杂事五》:“昔者楚丘先生,行年七十,披裘带索,往见孟尝君,欲趋不能进。”
32、披襟解带比喻敞开胸怀,心地坦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
33、话中带刺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85回:“因此待亲家母面上冷落,话中带刺。”
34、拖儿带女拖:牵引。身边带着儿女。形容生活负担重,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或行动不方便。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拖儿带女的,起五更,熬半夜,这是造的什么孽呀!”
35、蝉衫麟带蝉衫:像蝉翼一样薄的纱衫;麟带:有文采的衣带。形容华丽轻柔的衣服。唐·温庭筠《舞衣曲》:“蝉衫麟带压愁香,偷得莺簧锁金缕。”
36、高冠博带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
37、砺山带河砺:磨刀石;山:泰山;带:衣带;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
38、连汤带水比喻全部,无遗留。古华《芙蓉镇》第三章:“连汤带水地批判开了业已靠边站了的原县委书记杨民高和原公社书记李国香。”
39、沾亲带故故:故人,老友。有亲戚朋友的关系。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这文书上写作见人,也只为沾亲带故。”
40、披麻带孝服重孝。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3回:“到三日,和尚打起磬子,道场诵经,挑出纸钱去。合家大小都披麻带孝。”
41、连蒙带骗欺蒙,欺骗别人。老舍《四世同堂》:“要是他再滑一点,连蒙带骗,常常使点坏心眼,在这么个兵荒马乱的年月,就不说飞黄腾达吧,总不至于丢差事。”
42、带减腰围语本《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语出《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
43、不解衣带解:脱去,解下。不脱衣服就休息,形容非常忙碌和辛劳。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阳朔中,世父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44、黏皮带骨比喻拖沓,不洒脱。宋·黄庭坚《钟离跋尾》:“此来更自知所作韵俗,下笔不浏离,如禅家黏皮带骨语。”
45、夹枪带棍形容说话带刺,并牵涉旁人。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又不像是恼我,又不像是恼二爷,夹枪带棍,终久是个甚么主意?”
46、披毛带角长着毛,顶着角。指畜生明·罗贯中《平妖传》第三回:“死的死,活的活,血肉淋漓,束缚的总只是披毛带角。”
47、带河厉山带:衣带;河:黄河;厉:通“砺”,磨刀石;山:泰山。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泰山小得像块磨刀石。比喻国基久远,国祚长久。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48、被山带河靠着山,环着河。指形势险要的地方。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
49、不断如带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新唐书 韩愈传赞》:“自晋汔隋,老佛显行,圣道不断如带。”
50、拖浆带水在泥水中行走被泥水玷污。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清·李绿园《歧路灯》第58回:“若拖浆带水,就不是汉子了。”
51、褒衣博带褒、博:形容宽大。着宽袍,系阔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东汉 班固《汉书 隽不疑传》:“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52、披枷带锁谓罪犯套上枷锁等刑具。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放便。”
53、轻裘缓带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腰带。形容从容闲适。《晋书 羊祜传》:“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阁之下,侍卫者不过十数人。”
54、连枝带叶见“连枝分叶”。明·无名氏《龙门隐秀》第三折:“谁想俺嫂狠兄毒心意歹,全不想共根同蒂,连枝带叶,把我似乞儿般抢出门来。”
55、带砺山河带:衣带;砺:磨刀石;山:泰山;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
56、缓带轻裘缓:宽松;裘:皮衣。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腰带。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元年》:“明日,王缓带轻裘而进,令张彦之卒擐甲执兵,翼马而从。”
57、吴带当风唐画家吴道子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后人因以“吴带当风”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曹吴体法》:“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58、抓纲带目纲:网的总绳,引申为事物的关健环节;目:网眼,引申为次要部分。比喻办事情、做工作的时候要抓住关健环节带动一般。
59、襟江带湖襟:衣襟。带:衣带。形容江河湖泊之间相互萦绕交错,如同衣襟和衣带一样。唐·王勃《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
60、分钗断带钗分开,带断了。比喻夫妻的离别。晋 袁宏《后汉纪 灵帝纪上》:“妇人见去,当分钗断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