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衣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衣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白日衣绣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汉·应劭《风俗通·怪神》:“(张辽)以二千石之尊过乡里,荐祝祖考。白日衣绣,荣羡如此。”
2、衣帛食肉衣:穿。穿锦衣,吃肉食。形容生活富裕。明·无名氏《孟母三移》第四折:“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解衣衣人脱下衣服给别人穿。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4、腰金衣紫腰中挂着金印,身上穿着紫袍。指做了大官。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卷二十二:“何不在此处用了些?博得个腰金衣紫,也是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5、褐衣不完褐:粗布衣服。连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形容生活困苦。《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穀,余梁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
6、牵衣投辖谓拉住客人衣裳,投其车辖于井。形容殷勤留客。辖,古代车上固定车轮的零件。清·王晫《今世说·德行》:“平生自奉甚约,宾客过从,则牵衣投辖,穷日夕不厌。”
7、霓裳羽衣以云霓为裳,以羽毛作衣。形容女子的装束美丽。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8、缺食无衣缺少吃的和穿的。形容饥寒交迫的生活。明 无名氏《贫富兴衰》第一折:“先主在独树楼桑受困危,织履编席,缺食无衣,到处寻觅,挽菜挑虀。”
9、衣锦褧衣锦衣外面再加上麻纱单罩衣,以掩盖其华丽。比喻不炫耀于人。《诗 卫风 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又《诗 郑风 丰》:“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10、衣宽带松形容人消瘦。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一字字更长漏永,一声声衣宽带松。别恨离愁,变成一弄。”
11、靡衣玉食美衣美食。宋·苏轼《六国论·论养士》:“靡衣玉食,以馆於上者,不可胜数。”
12、衣冠枭獍相传枭是吃母的恶鸟,獍是吃父的恶兽。旧时比喻不孝的人。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河朔士人目苏楷为衣冠枭獍。”
13、弊衣蔬食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指生活俭朴。亦作“弊衣箪食”。《周书·柳虯传》:“弊衣蔬食,未尝到改操。”
14、解衣般礴脱衣箕坐。指神闲意定,不拘形迹。后亦指行为随便,不受拘束。战国·宋·庄周《庄子·田子方》:“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蠃。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15、称体载衣称:适合。按照身材剪载衣服。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南齐书·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
16、玉食锦衣锦衣:鲜艳华美的衣服;玉食:珍美的食品。精美的衣食。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魏书 常景传》:“锦衣玉食,可颐其形。”
17、衣不遮身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曹州有一个穷汉,叫做贾仁。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
18、衣锦昼游衣:穿。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魏书 甄琛传》:“未几,除征北将军,定州刺史,衣锦昼游,在为称满。”
19、衣衫褴褛衣服破破烂烂(褴褛:破烂)。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杜预注:“蓝缕:敝衣。”
20、朝衣东市谓大臣就戮。典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上令错衣朝衣斩东市。”典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21、节食缩衣节:节减;缩:紧缩。吃饭穿衣都很节省。形容节俭。宋·朱熹《刘氏墨庄记》:“节食缩衣,悉力营聚。”
22、牛衣岁月谓贫困的生活。清·曾国藩《送妹夫王五归》诗之四:“织屦辟纑终古事,牛衣岁月即羲皇。”
23、赭衣塞路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汉书·刑法志》:“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
24、褒衣博带褒、博:形容宽大。着宽袍,系阔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东汉 班固《汉书 隽不疑传》:“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25、衣不布体布:展开。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唐·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衣不布体,食无充肠,幼学三年不蒙师训。”
26、衣敝履空衣服破烂,鞋子穿孔。形容贫穷。东汉·班固《汉书·鲍宣传》:“唐尊衣敝履空,以瓦器饮食,又以历遗公卿,被虚伪名。”
27、白衣秀士指未曾获得功名的书生。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休道是他,至如吕岩,当初是个白衣秀士、未遇书生,上朝求官。”
28、布衣粝食见“布衣蔬食”。唐·房鲁《上节度使书》:“其愧非愧,布衣粝食,僮饥蹇驴也,所以愧者,彼何人也,予何人也。”
29、褒衣缓带褒:阔。宽衣大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新唐书·刘知畿传》:“博带褒衣,革履高冠。”
30、菲食薄衣菲:微薄。微薄的衣服,粗劣的食物。形容生活十分俭朴。《梁书·武帝纪上》:“其中有可以率先卿士,准的甿庶,菲食薄衣,请自孤始。”
31、缩衣节食省吃省穿。泛指生活节俭。宋 陆游《剑南诗稿 秋获歌》:“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32、衣冠优孟春秋楚相孙叔敖死后,儿子很穷,优孟穿戴了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庄王,楚王受到感动。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指登场演戏。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衣冠优孟,最易动人,而淫戏靡靡,有声有色。”
33、行不胜衣衣服都禁受不起,比喻体力衰弱。《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
34、弊衣箪食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指生活清苦。《周书 儒林传论》:“其沉默孤微者,亦笃志于章句,以先王之道,饰腐儒之姿,达则不过侍讲训胄,穷则终于弊衣箪食。”
35、衣冠扫地扫地:比喻破坏无余。指人不重名节,丧尽廉耻。宋·文天祥《留远亭》诗序:“诸酋又族妇抱刘以为戏。衣冠扫地,殊不可忍!”
36、佛是金装,人是衣装意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人样的俊俏要靠衣饰。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常言道: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37、靡衣媮食靡:华丽;媮:苟且。身穿丽服,苟且而食。形容富贵的人苟且偷生。《汉书·韩信传》:“众庶莫不辍作怠惰,靡衣媮食,倾耳以待命者。”
38、暖衣饱食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先秦 墨翟《墨子 天志中》:“百姓皆得暖衣饱食。”
39、博带褒衣博:宽大;褒:阔。宽衣大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新唐书·刘知畿传》:“博带褒衣,革履高冠。”
40、衮衣西归衮衣:古代君王穿的礼服;西:向西;归:回来。立下赫赫战功,官拜高位回来。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新政俟才,宜速铨补,俟东方化洽,当衮衣西归。”
41、鹑衣鷇食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形容生活极端贫困。明·沈榜《宛署杂记·养济院》:“此外,又有舍饭,而鹑衣鷇食,扶携颠连,号呼衢路者,犹然在也。”
42、穿衣吃饭指人的基本需求邓小平《军队要整顿》:“军队的人数增加很多,军费开支占国家预算的比重增大,把很多钱花费在人员的穿衣吃饭上面。”
43、推食解衣推:让。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44、赭衣满道赭衣:赤褐色衣服,古代囚犯。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隋书、酷吏传序》:“昔秦任狱吏,赭衣满道。”
45、鲜衣美食鲜:有光彩的。穿的是华丽的衣服,吃的是美味的食品。形容生活优裕。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七:“德称此时虽然借寓僧房,图书满案,鲜衣美食,已不似在先了。”
46、衣锦夜游穿了锦绣衣裳在夜间出行。比喻虽居官位,却不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荣耀显贵。同“衣绣夜行”。《北史 鹿悆传》:“且衣锦夜游,有识不许。”
47、只重衣衫不重人指人势力,看人只重衣着。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黄龙心禅师法嗣》:“五陵公子争夸富,百衲老僧不厌贫,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
48、解衣盘礴同“解衣般礴”。
49、未明求衣天没有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事。《梁书·顾协传》:“伏惟陛下未明求衣,思贤如渴,爰发明诏,各举所知。”
50、恶衣菲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梁书·太祖张皇后等传序》:“高祖拨乱反正,深鉴奢逸,恶衣菲食,务先节俭。”
51、牛衣夜哭见“牛衣对泣”。唐·温庭筠《上裴舍人启》:“今则阮路兴悲,商歌结恨;牛衣夜哭,马柱晨吟。”
52、乘肥衣轻肥:肥壮的马。衣:穿。轻:轻暖的裘衣。驾驭肥壮的马,穿着贵重的衣服。形容生活奢侈豪华。《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钟会,名公子,以才能贵幸,乘肥衣轻,宾从如云。”
53、粝食粗衣粝:粗米。粗布衣服,粗劣的食品。比喻生活清苦。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大公资助张协》:“奴供备粝食粗衣。”
54、侈衣美食侈衣,华美的衣服;美食,鲜美的食物。言衣食俱精。《吕氏春秋·精通》:“今夫攻者,砥厉五兵,侈衣美食,发且有日矣,所被攻者不乐。”
55、衣食之谋谋:计谋。维持生活的办法。宋·陆游《谢参政启》:“比坐啼号之迫,浪为衣食之谋。投檄无缘,强颜可笑。”
56、衣紫腰黄身穿紫袍,腰佩金银鱼袋。大官装束,亦指做大官。明 谢谠《四喜记 帝阙辞荣》:“谁不愿衣紫腰黄,还须虑同袍中伤。”
57、衣弊履穿弊:坏。衣服破烂,鞋子穿孔。形容贫穷。西汉·刘向《说苑·善说》:“君将掘君之偶钱,发君之庾粟以补士,则衣弊履穿而不赡耳。”
58、鲜衣良马见“鲜衣怒马”。宋·李昉《太平广记》卷第三一○引唐·载孚《广异记·汝阴人》:“汝阴男子姓许,少孤,为人白皙,有姿调,好鲜衣良马,游骋无度。”
59、缝衣浅带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
60、衣锦食肉穿锦绣衣裳,吃肉食。形容生活富足。亦借指居官食禄。《商君书 算地》:“刑人有列,则君子下其位;衣锦食肉,则小人冀其利。”《前汉书平话续集》卷上:“信(韩信)望衣锦食肉,谁指望夺印怀仇,不似芒荡山下累求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