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不识好歹不识好歹的意思
shíhǎodǎi

不识好歹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歹:坏。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6回:“你这泼猴,不识好歹!”

例子:给你们读一点古书总是好意;古书又不是毒药,竟会这样胡闹起来,这明明是不识好歹呀!夏丐尊、叶圣陶《文心》十五


基础信息

拼音bù shí hǎo dǎi

注音ㄅㄨˋ ㄕˊ ㄏㄠˇ ㄉㄞˇ

繁体不識好歹

正音“好”,不能读作“hào”。

感情不识好歹是贬义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人不辨是非,不懂别人的好意。

辨形“歹”,不能写作“夕”。

辨析不识好歹和“不识抬举”;都可表示不明白别人对自己的好意。但“不识抬举”含有“明白别人对自己的器重、称赞、提拔”的意思;不识好歹只表示“不明白别人对自己的好意”;还可指不辨是非;“不识抬举”不能。

歇后语好心当作驴干肺

谜语好心当作驴干肺

近义词混淆黑白、不识抬举、是非不分

反义词是非分明

英语undiscriminating

德语keinen Unterschied zwischen Gut und Bǒse erkennen(eine Gunst nicht zu würdigen wissen)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识好歹的意思解释、不识好歹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短兵相接 兵:武器。短兵:指刀、剑等一类短小武器。用刀、剑等一类短小武器近距离地面对面搏斗。形容敌我相近;战斗激烈。也比喻进行针锋相对的激烈斗争。
积少成多 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从少变多。
中正无邪 中正:端庄正直;邪:邪僻,不正派。端庄正直,没有偏邪。
死求白赖 指不停地纠缠。
枷脰械手 【解释】:犹言枷颈铐手。指拘系囚犯。
强直自遂 谓刚正而自行其意,不为人所动摇。
芳兰竟体 芳兰:兰草的香气;竟体:满身。香气满身。比喻举止闲雅,风采极佳。
丈二和尚 指十分迷惑。
黄袍加体 见“黄袍加身”。
斑斑斓斓 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
枕戈坐甲 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
小小不言 指细微的,不值得一提的。
绿叶成阴 指绿叶繁茂覆盖成荫。比喻女子青春已逝,儿女成行。
挹彼注兹 挹:舀,汲取;彼:那个;注:灌;兹:这个。把液体从一个容器中舀出,倒入另一个容器。引伸为以有余来弥补不足。
一穷二白 穷:物质基础差;经济水平低。白:文化、科学落后。形容经济、文化科学水平低;不发达。
人头畜鸣 鸣:叫。这是骂人的话,指虽然是人,但象畜类一样愚蠢。也比喻人的行为非常恶劣。
不丰不杀 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方外人 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
猫儿哭鼠 比喻假慈悲,伪装同情。
皈依三宝 皈依:归顺,依附;三宝:指佛、法、僧。指信奉佛教,遵守戒律。
鼓脑争头 争着出头;要冒尖,强出头。
昌歜羊枣 据传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鲁曾点嗜羊枣。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简捷了当 直截了当。
毫无顾忌 对违反道德的行为丝毫没有反感或犹豫,或不考虑对人对事情的利害关系,没有顾虑。
攻城徇地 攻:攻打,进攻;徇地:夺占土地。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画地成牢 比喻只许在限定的范围内活动。同“画地为牢”。
着屐登山 屐:木头鞋。穿着木头鞋登山。形容历尽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