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好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1、好事之徒 | 好:喜欢;事:生事,多事。指喜欢多事或好管闲事的人。 | 《孔丛子 答问》:“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 |
2、费力不讨好 | 指白费功夫,没有取得成效,相反带来坏的影响。 | 老舍《今年的希望》:“杂文本非所长,写不出什么道理来,何苦费力不讨好,耽误了自己的时间,而又不能使篇幅增光呢!” |
3、完好无缺 | 完:完整。完完整整,没有欠缺。 | 毛泽东《质问国民党》:“难道在你们看来,一切这些反革命的东西,都是完好无缺,十全十美,惟独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破产’干净了的吗?” |
4、甘食好衣 | 甘:甜。指吃穿都是好的。形容生活奢华。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80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
5、行好积德 | 行:从事,做。做好事,积功德。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我虽错了,姑娘们吩咐了,以后改过,姑娘们那不是行好积德。” |
6、不知好歹 | 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87回:“那婆子不知好歹,又奚落他,打发武松出门。” |
7、轻才好施 | 〖释义〗指人不把钱财放在眼里,乐于慷慨解囊,急公好义。 | 《三国志 吴志 朱据传》:“谦虚接士,轻财好施,禄赐虽丰而常不足用。” |
8、好事多悭 | 犹言好事多磨。 | 元·贯云石《一枝花·离闷》套曲:“常言道好事多悭,陡恁的千难万难。” |
9、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 | 惺惺:指聪慧的人。聪明人爱惜聪明人,好汉珍惜好汉。比喻同类的人互相爱惜、同情。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古人有言:‘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量这一个泼男女,腌臜畜生,终作何用!” |
10、弱不好弄 | 弱:年少;好:喜欢;弄:玩耍。年幼时不爱玩耍。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九年》:“夷吾弱不好弄,能斗不过,长亦不改,不知其他。” |
11、管鲍之好 | 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 郭沫若《再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家公与蔡伯有管鲍之好。” |
12、好心没好报 | 一片好心肠却得不到好的报答。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出了好心没有好报,看来为人也很有限。” |
13、好说歹说 | 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 |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回:“掌柜的便同他们好说歹说,说我们都是乡邻,你们也犯不着来害我。” |
14、做好做恶 | 假装做好人或恶人,以事应付。 | 《水浒传》第六二回:“两个公人,一路上做好做恶,管押了行。” |
15、惜客好义 | 谓好客仗义。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我只道你们弟兄心志不坚,原来真个惜客好义。” |
16、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 比喻人才能出众也须大家的支持 |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人是要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
17、百岁之好 | 好:友爱。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结为夫妻。 | 明 屠隆《昙花记 士女私奔》:“亦雅慕其才藻,故将图百岁之好,非仅邀一夕之欢。” |
18、要好成歉 | 歉:心觉不安。做好事反被当作恶意。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真是冤天屈地,要好成歉。” |
19、游手好闲 | 游手:闲着手不干事;好闲:喜欢安逸。游荡懒散;不愿意参加劳动。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 |
20、好了疮疤忘了痛 | 比喻情况好转后就忘了过去的困难或失败的教训。 | |
21、天道好还 | 旧指恶有恶报。 | 先秦 李耳《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
22、宁与千人好,莫与一人敌 | 宁愿与千人做朋友,不要与一个人为敌。 | |
23、兵不逼好 | 兵:出兵打仗;逼:威胁;好:指友好国家。不出兵威胁友好的国家。 | 《孔子家语·相鲁》:“俘不干盟,兵不偪(逼)好。” |
24、黄公好谦 | 指人过分谦虚。 | 《尹文子·大道上》:“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 |
25、宰相肚里好撑船 | 谀人肚量大。 | 明 叶盛《水东日记 杨大理诗谑》:“盖谚有之‘宰相肚里好撑船’。” |
26、妍蚩好恶 | 妍:美丽。蚩:通“媸”,丑陋,丑恶。美丽、丑陋、好与坏。原指写作的得失。 | 晋·陆机《文赋序》:“夫其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
27、好恶同之 | 好:喜爱,喜好;恶:憎恨,讨厌。对于事物有同一的爱憎。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戮力壹心,好恶同之。” |
28、乐善好施 | 乐、好:喜欢;愿意;善:做好事;施:施舍。乐意做好事;喜欢施舍。形容慷慨解囊;乐于助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乐书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
29、琴瑟和好 | 比喻夫妇情深和美。亦作“琴瑟静好”、“琴瑟之好”、“琴瑟之欢”、“琴瑟之乐”、“琴瑟和同”、“琴瑟和调”。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孙生》:“孙由是琴瑟和好。生一男一女。十余年从无角口之事。” |
30、大好山河 | 山河:指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国土 | 曹靖华《安得一饮贡河水,九泉长眠愿亦足!》:“云山万里,遥望祖国的大好山河,被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黑天幕遮得连一丝微光也不透。” |
31、好事多磨 | 磨:艰难、障碍。指好的事情在进行的过程中往往要经历许多波折。也指真挚的爱情经常经历曲折。 | 宋 晁端礼《安公子》:“是即是,从来好事多磨难。” |
32、好恶不愆 | 愆:差爽,失误。好坏、善恶分明,没有差错。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好恶不愆,民知所适。” |
33、好高骛远 | 好:喜欢;骛:从事;追求。喜欢高的;追求远的。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 《宋史 道学传一 程灏》:“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
34、好谋无断 | 好:喜爱,喜好;谋:计谋,谋划。爱用计谋,但缺少决断。形容人空有心计而没有胆略。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
35、好勇斗狠 | 狠:暴戾,凶恶,残忍。爱逞威风,喜欢斗欧。形容人凶强好斗。 | 《孟子·离娄下》:“好勇斗很,以危其父母,一不孝也。” |
36、三好两歉 | 同“三好两歹”。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那女儿年方一十二岁,一貌如花,且是聪明,单只从小的三好两歉,有些小病。” |
37、朱陈之好 | 表示两家结成姻亲。 | 唐·白居易《朱陈村》诗:“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
38、好心不得好报 | 报:报答。指一番好心被人误解,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却不是好心不得好报!” |
39、山中无好汉,猢猻称霸王 |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同“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 |
40、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 深:深入。爱好学习并能深入思考,心里就懂得了其中的意义。 | 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
41、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 指人的青春短暂。比喻好景不长或友情难以持久。 |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楔子:“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计算,过后一场空。” |
42、上之所好,下必从之 | 好:喜爱。在上的人喜欢什么,在下的人就一定会跟着做。 |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
43、爱才好士 | 好:喜爱。爱护、重视人才。 | 《晋书 殷仲文传》:“刘毅爱才好士,深相礼接,临当之郡。” |
44、好管闲事 | 对别人的事表现出不应有的好奇。 | 茅盾《谈月亮》:“什么都是我好管闲事闹出来的。” |
45、重归于好 | 归于:回到;好:和好。指彼此重新和好。 | 余秋雨《霜冷长河·关于友情》:“为什么有的人使朋友损失巨大却能重归于好,有的人只因为说了短短两句话却使朋友终生无法原谅?” |
46、好马不吃回头草 | 比喻有作为的人不走回头路。 |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好马不吃回头草,我既出了门,就是不再打算回去的。” |
47、好为事端 | 喜欢惹事生非。 | 《晋书·文明王皇后传》:“会见则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乱,不可大任。” |
48、好来好去 | 善始善终。 | |
49、作好作歹 | 比喻用各种理由或方式反复劝说。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赖大、贾琏作好作歹……那人赶忙磕了两个头,抱头鼠窜而去。” |
50、富而好礼 | 礼: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富有而又彬彬有礼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51、月圆花好 | 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 宋 晁补之《御街行》词:“幽期莫误香闺恨,罗带今朝褪。月圆花好一般春,触处总堪乘兴。” |
52、好谋而成 | 好:喜爱;谋:谋划,思考。指遇事勤于思考,能把事情做好。 |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
53、好汉不吃眼前亏 | 俗语。指聪明人能识时务,暂时躲开不利的处境,免得吃亏受辱。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好汉不吃眼前亏,且让他一步,再作道理。” |
54、投其所好 | 投合对方的爱好;有巴结讨好的意味。投:投合;迎合;好:爱好;喜好;所好:喜好的事物。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富翁见说是丹术,一发投其所好。” |
55、兼人好胜 | 兼人:胜过人;好:喜爱;好胜:各方面都想胜过他人。处处都想胜过他人,好胜心强。 | 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由也兼人,故退之。” |
56、轻财好施 | 指不吝惜钱财,喜好施舍。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据传》:“谦虚接士,轻财好施,禄赐虽丰而常不足用。” |
57、好整以暇 | 整:严整;暇:不急迫。形容既严整,又从容。也指事情虽多,仍旧从容不迫。 |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曰:‘又何如?’臣对曰:‘好以暇。’” |
58、好肉剜疮 | 比喻无事生非,自寻烦恼。 | 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玑禅师》:“说迷说悟,犹是好肉剜疮;一切平常,尽落天魔外道。” |
59、英雄好汉 |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3回:“众上户道:‘真乃英雄好汉!’” |
60、好心得不到好报 | 一片好心肠却得不到好的报答。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3回:“原来如此,真是好心不得好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