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谋同辞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完全一致。
出处:《后汉书 祭祀志上》:“群下百僚,不谋同辞。”
例子:[武王]与八百诸侯威同此盟,《尚书》所谓不谋同辞也,故曰孟津,亦曰盟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
基础信息
拼音bù móu tóng cí
注音ㄅㄨˋ ㄇㄡˊ ㄊㄨㄥˊ ㄘˊ
繁体不謀同辭
感情不谋同辞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观点相同。
近义词异口同声
反义词各抒己见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言不顾行,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统购统销(意思解释)
 - 说古道今(意思解释)
 - 一丁点儿(意思解释)
 - 啼啼哭哭(意思解释)
 - 援引荐举(意思解释)
 - 声势汹汹(意思解释)
 - 心口相应(意思解释)
 - 三句不离本行(意思解释)
 - 愤恨不平(意思解释)
 - 国破家亡(意思解释)
 - 优游自在(意思解释)
 - 天行时气(意思解释)
 - 返我初服(意思解释)
 - 雕镂藻绘(意思解释)
 - 豹头环眼(意思解释)
 - 以学愈愚(意思解释)
 - 贫无立锥之地(意思解释)
 - 胸中之颖(意思解释)
 - 尽其所能(意思解释)
 - 大地回春(意思解释)
 - 软不拉耷(意思解释)
 - 楚腰纤细(意思解释)
 - 人心向背(意思解释)
 - 引颈受戮(意思解释)
 - 指山卖岭(意思解释)
 - 一抔土(意思解释)
 - 天高听卑(意思解释)
 
※ 不谋同辞的意思解释、不谋同辞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任其自然 | 任:听凭;不管。指对人、对事听凭他(它)自由发展;不加约束或引导。 | 
| 睹景伤情 | 睹:看到。看到景物触发起伤感之情。 | 
| 脱缰之马 | 比喻没有了约束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 
| 因循坐误 | 因循:迟延拖拉;坐误:坐失。指情况有了变化,还照老一套办,因而耽误了事情。 | 
| 一登龙门,身价十倍 | 忽然得到荣耀,从而身价倍增。 | 
| 持久之计 | 持久:持之以久,即长久。长久的打算或谋略。 | 
| 平头百姓 | 平头:古人不做官的人。指普通百姓。 | 
| 心力交瘁 | 精神和体力都极度劳累。交:齐;瘁:过度的劳累。 | 
| 鹏路翱翔 | 鹏路:远大前程;翱翔:飞翔。比喻人奋进在远大前程上。 | 
| 百结愁肠 | 指愁绪如结无法解开。 | 
| 怀道迷邦 | 犹言怀宝迷邦。 | 
| 虎狼之国 | 像虎和狼一样凶猛的国家。比喻侵略成性的国家。 | 
| 安于所习 | 安:习惯于。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指习惯对人的制约。 | 
| 荒郊野外 | 离城镇村庄很远的荒凉地带。 | 
| 强得易贫 | 谓非分之得容易失去。 | 
| 只鸾单凤 | 只:独,单;鸾:传说中风凰一类的鸟。没有配偶,孤零的一个。 | 
| 出山泉水 | 出山:比喻出仕。旧指做了官的人,就不象未做官时那样清白了。 | 
| 剥皮抽筋 | 剥:去掉壳。形容对人恨之入骨或为人极端凶残。 | 
| 六根清静 | 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 | 
| 快步流星 | 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 
| 深猷远计 | 见“深谋远虑”。 | 
| 发奸擿伏 | 发、擿:揭发;奸:奸臣,坏人;伏:指隐瞒坏事。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 | 
| 出水芙蓉 | 芙蓉:荷花。刚露出水面的荷花。原比喻诗写得清新;后也形容女子的容貌清秀美丽。也作“芙蓉出水”。 | 
| 束手就困 | 谓无法摆脱困境。 | 
| 管中窥豹 | 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痕。比喻没有看到事物的全貌;只是片面了解。也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全貌。 | 
| 九原可作 | 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称墓地;作:起,兴起。设想死者再生。 | 
| 丁是丁,卯是卯 | 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不能有差错。形容对事认真,毫不含糊。 | 
| 碎尸万段 | 极言对罪大恶极者予以严厉的惩罚。 |